我的姥姥是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太,有多厉害,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姥姥是山东人,在海边长大,上过学,有文化,家境贫寒。在那个时代,家境贫寒是常态,吃不上饭也是常态,所以嫁到一个能吃上饭的地方,可能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况且那个年代用一个女孩子换一笔可以支撑全家吃饭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错的交易。总之,太姥姥去了一趟山东,就给姥姥带了回来,和我姥爷成了婚。姥爷是个知名的厨子,据我妈说,在那个连白米都吃不上的年代,他家几乎顿顿白面白米,日子过的相当滋润。我想那个时间可能是姥姥一生中最幸福和快乐的日子。
姥爷在我妈14岁的时候就意外去世了,原因扑所迷离,至今姥姥和他的四个子女都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哪个人说的是真的,哪个人说的是假的,总之接到消息的时候,姥爷已经与世长辞了。姥姥不相信那些人说的话,不相信事故鉴定的结果,到处打官司,告状,这一打,一告就是40年。姥姥也因此执念过深导致精神恍惚。
姥爷走后,姥姥一个人要拉扯4个孩子,最大的才14岁,最小的5岁,还要到处上访告状,把那仅留的一点积蓄很快就用没了。我不知道在孩子慢慢长大的那些日子,姥姥一个人是怎样坚持过来的,也不知道在无数个孩子们熟睡的夜晚,姥姥有没有感慨这世道的不公、生活的苦难。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孩子们都长大了,她肩上的担子似乎轻了下来,可是对于姥爷事故的执念却也越来越重了。
姥姥的四个孩子陆陆续续的都搬离了之前生活的那个小地方,只有姥姥不愿意,她说她呆习惯了,不愿意走,后来一直一个人在那生活,自己做饭,自己生火,自己挑水,50多岁的时候还能上山采蘑菇,一个人自在,可也孤独。不知道在那些个她自己度过的夜晚,有没有想这些儿女,有没有想逝去的姥爷。
我6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姥姥家度过的。记得姥姥家背后就是山,上面长满了白桦林,夏天的时候姥姥经常上山采蘑菇、蕨菜,回来的时候总是带着顺路采的野草莓、山丁子,回来拌着白糖吃给我,那味道酸酸甜甜的,后来再也不曾吃过。还记得姥姥家是红色的地板,因为年久失修,踩起来总是咯吱咯吱的想,家里还有好多大柜子,最喜欢在里面乱掏。姥姥做东西总是很咸,腌的腌菜很咸,做的菜也有点咸,但是很好吃,姥姥喜欢吃腊肠.........关于小时候,关于姥姥的记忆,都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了,连接不起来。甚至,再回想,好像6岁之后跟姥姥在一起的日子就很少了。
印象中搬家之后,每年放暑假都会回姥姥家,中考的成绩也是在姥姥家收到的,高考之后也回去了趟,还跟姥姥赌气要自己回家,大学毕业之后也回去了,不是特意去看姥姥,是去玩,然后买了好多水果去看姥姥,后来在长大就是每年过年的时候见一面,聊上一会,说是聊上一会,大多数是姥姥自己在那说,说世道的不公,官司告了没人管,说她臆想出来那些我觉得可笑的东西,从来也没有想过她内心真正的想的是什么。最近一次见他,是今年的8月份,临回南京之前,去看他,一起吃了顿饭,她知道我要去很高兴,早早的就下楼等我,回去之后就很激动,说了好些不着边际,骂天骂地的话,我不知所措的安慰着。走了之后给我妈打电话,哭着说姥姥好像又严重了,怎么办。妈妈也是无奈的安慰。
姥姥的心病了这么多年,警惕性越来越强,防范心也越来越重,不肯吃药,也不肯看医生。在我印象中,姥姥精神虽然时常恍惚,但是身体确实特别好的,60多岁的时候仍是满头黑发,身体硬朗,也常常告诉我喝金银花水,用生姜洗头,不舒服的地方用酒搓一搓,虽然我都没有做过,但是觉得姥姥保健还是很有一套的。可能年纪慢慢大了,可能常年吃的太咸,高血压,心脏病这些慢性病慢慢的找上了门,身体不如从前硬朗了,又固执的不肯看医生,吃药,只能是哄着,日日叮嘱。可我从没想过,有一天姥姥会离开我,会这么突然的跟这个世界告别。
好像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新给你买的睡衣还没有交到你手里,还没有看到我们几个结婚,还没有看到妹妹的宝宝出世,马上就要四世同堂了,还没有看到弟弟考大学,还有两天就是2020年了,可您却把自己永远的留在了2019。
姥姥,希望您能放下这段执念,愿来世可被温柔以待。永远爱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