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饮是一种仪式

宴饮是一种仪式

《诗经》解读25:小雅·鹿鸣——宴饮是一种仪式


小雅·鹿鸣

——宴饮是一种仪式

【原文】   

呦呦鹿鸣①,食野之苹②。我有嘉宾,鼓瑟吹竺。 

吹竺鼓簧③,承筐是将④。人之好我⑤,示我周行(6)。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贵宾, 德着孔昭(7)。 

视民不恌(8)。 君子是则是傚(9)。 我有旨酒(10), 嘉宾式燕以敖(11)。 

呦呦鹿鸣, 食野之芩(12)。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和乐且湛(13)。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宴饮是一种仪式

【注释】 

①呦呦(you):鹿的叫声。

②苹:草名,叫皤蒿。

③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片状振动体,这里指乐器。

④承;捧着。将献上。

⑤好:关爱。

(6)周行:大路。

(7)德音:美德。孔:很,十分。昭:鲜明。

(8)视:示,昭示。恌(tiao):轻佻。

(9)则:榜样。傚:模仿。

(10)旨酒:美酒。

(11)式;语气助词,元实义。燕同"宴'。敖:同"遨',意思是游玩。

(12)芩(qin):草名,属蒿类植物。

(13)湛(dan):快活得长久。 

宴饮是一种仪式

【解读】   

宴饮是一种仪式。无论是交往、酬谢、庆贺,还是狂欢、丧事,纯粹满足生理需求的吃喝已不十分重要,而十分突出的是吃喝这种特定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换句话说,在宴饮之中,精神性的内容压倒了生理性的内容。 

也许宴饮这种仪式,最能典型地说明我们生存中两种生存层的结合:生物性层面和精神性层面的结合。 

饥饿是生命的自然现象和欲求。饥肠辘辘的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饱餐一顿,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人同饮食对象之间是一种实际的功利关系,没有多少精神性的内容可以言说。当一个人不是为了单纯满足生理欲求而宴饮时,他同饮食对象之间便主要是一种

非功利的关系,这时,精神性的内容乃至审美因素(比如饮食样式、色泽、香味等)便突现了出来。在杯觥交错、大快朵颐、笙歌乐舞之中,人们制造出为了某一目的的特殊气氛,以满足特殊的精神上的需求。 

在咱们中国,宴饮从来都同文化有密切的联系,人们赋予它特定的内涵,用它表达某种意义。尽管宴欢作为一种仪式,其地位似乎不如祭祀那么正式和庄重,却是祭礼无法替代的、如果说祭祀是庄重方式进行的仪式,那么宴欢则是以轻松方式进行的仪式。 

宴饮的最高形式是狂欢。人们借了饮酒吃肉这一机会,突破平时的社会规范的约束,暂时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放松平日里紧张的情绪,让受到压抑的精神和肉体得到解放。 

人的饮食与动物的饮食之所以有不同,就在于它已不单是为了延续肉体生命的必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8,488评论 0 18
  • 第十三期:《国风·召南·小星》 夏夜星河灿烂,当我们抬首仰望繁星时,这些星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旅人而言,...
    无尤小培阅读 862评论 0 0
  • 【卷四】古籍《诗经》「小雅 」四牡,差人苦于劳役,叹息不能回乡! 第二章 小雅 本章分 共 7 节,合计收录 74...
    汉唐雄风阅读 1,867评论 0 0
  • 1、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
    金台望道阅读 1,965评论 0 4
  • 超级玛丽 双城记之彼岸花 游完美国回来后思量了很久,要不要写篇游记。讲真,美国对我的吸引力不大;倒是欧洲,一直念念...
    超级玛丽景瑶阅读 4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