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华为若要亲自下场造车,四界只是过渡,如果,四界要是卖不好,华为拿什么下场,那么四界能成功吗?
其实四界产品定义有点模糊,尤其是S7、S9,那四界有什么缺点呢?能否超过BBA?
看完这几篇,你会有更深的了解~
(一)工薪(0-15w)
富豪、中产层面可回看华为造车的高端之路(二)。
公认的主流高端品牌BBA,与想成为主流高端品牌的新锐品牌理想和特斯拉,
都在不遗余力用富豪用户粉饰自己的逼格,但富豪用户始终不是它们的销售主力。
近几年,由于青年减少、工薪用户加速涌入二手车市场等原因,中国工薪车市一直在萎缩,
2023市占率跌至54.87%。2024-2030,预判工薪车市仍将萎缩,市占率可能跌至30%。
BBA大规模降价促销,甚至降至15万元,2023BBA工薪车市进入TOP20
2023青年车市的单身化、女性化显著,但四界都高于20万元,
理论上,华为对青年应有强大的号召力,奇瑞、北汽、江淮、赛力斯,原本都是工薪车市的老油子,尤其是奇瑞。
(二)
中产已成为BBA的主力用户,工薪发挥锦上添花价值;
享界S9一口气干过了40万元,问界M9干过了50万元,
接下来还有号称定价百万级的尊界,
S9的成绩一般,8月20,同级别的腾势Z9GT/Z9预售33.98-41.98万,还有增程版,对享界S9的当头一棒;
不由让人联想尊界是否也如此,问界的成功不但没有复制上,不经想问,M9成功的原因,以及能畅销多久?
M9成绩斐然,月销过万,那是因为竞品尚未大规模布局类似产品,以及市场对大节能车需求强烈,
BBA的大规模降价促销,客观上有利于自身的价格体系更加合理,日后一旦能推出更适销对路的产品,并积极优化官方价格体系,BBA在华完全有绝地反击的可能。
(三)四界要清晰定位
S7、S9,都主打纯电动力、流线运动设计,可以看出目前产品定义与用户区隔并不清晰,那么我们来分类一下:
1)问界可拿下中产车市,适当兼顾富豪车市,除了M8、M6等SUV,还可适当考虑M7、M8、M9的同级别MPV,全力挤压BBA的34C、56E的市场空间,
问界的难点在升级节能技术,中产用户以家庭为主,家庭用户越来越倾向节能大车,且不排斥PHEV、HEV;
问界可主打大气高端,偏家庭男性用户。
2)智界可聚焦工薪(青年)车市,适当兼顾中产单身用户,抢夺BBA入门高端车型的青年用户;主打流线运动;
3)既然尊界喊出了定价百万级的产品,要干迈巴赫、劳斯莱斯,则聚焦富豪车市,不断稀释BBA的品牌力;主打高贵豪华和越野硬朗。
4)享界,和尊界、智界有潜在冲突,很尴尬,四界缺失了新需求的女性用户,毕竟女性将撑起中国车市的半边天,
而北汽蓝谷有考拉等主打女性的车,享界可聚焦女性车市,直击BBA的女性软肋;
主打精致时尚、偏女性、代步场景。
谢谢这么优秀的你还关注了我♥️,欢迎转评赞!
作者:文君投研
链接:https://xueqiu.com/8741770999/302915835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