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喜欢林黛玉,追求诗与远方
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会因为同学说一句林黛玉的“坏话”,而跟同学喋喋不休的争论。在自己的心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本就不该被世俗所污染。“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埋葬的又岂止是花,更是她自己。也经常幻想,要是能够做林黛玉那样的女孩儿,每天“琴棋书画诗酒花” 的浪漫,而不用面对嘈杂世界的是是非非该有多好。
没有物质的富足,但求生活的本真
退去青春的稚嫩,离开校园的纯真,我们终究都要进入社会,也许心中还存有丝丝幻想,但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不得不让我们学会脚踏实地地“生活”。
薛宝钗虽出身豪门,然而她却亲身经历了家境日益败落的心酸。父亲离世早,哥哥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日益长大的薛宝钗,是整个家族的顶梁柱,更是母亲精神上的支柱。薛宝钗在穿衣打扮上,不施粉黛,不带环佩。然而,就是这样的朴素的女孩儿,赢得大家的尊重与赞赏。不仅仅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更是为人处世的“人情练达”。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女孩,买不起名牌包包,高昂化妆品,这并不能代表这样的女孩不精致,不优秀。相反卸去妆容,摘掉珠宝配饰,摘下光环,仍能够坦然自若地面对众人,仍能够底气十足地应对世事,这样的女孩儿,一定是值得赞颂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衣食无忧,都希望物质生活能够更加优越,但是这只是每个人的希望,现实,不会人人均等。然而,我们可以做到的,便是提升自己,洞察世事。即使没有这些外在的装点,依然活出自我,活出本色。淡极始知花更艳,褪尽繁华,留下的才是纯真的本色,就像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没有姹紫嫣红的艳丽,唯有十里飘香的本真。
世事难料难选择,坦然面对坦然活
宝钗心中,也有很多难言之隐。宝钗到京城中,其实是要参加选妃的。这样的命运,对于宝钗来说,根本也是不可选择的。宝钗的哥哥娶了一个恶媳妇,闹得全家人不得安宁,更是让母亲夜夜以泪洗面;宝钗不仅要处处宽慰母亲,更要担起重任打理家中大小事务,对于这样一个芳龄女孩来说,她的心酸不比黛玉少。她不是林黛玉,不学林黛玉,即使是流泪,也绝不怨天尤人,唯有去面对。后来,宝钗更是被贾母王熙凤的一场计谋,嫁与贾宝玉。暂不谈宝钗是否中意这门婚事,就是这样作为黛玉的替身坐上轿子的方式,也足以令一个女孩儿心碎。但宝钗隐忍着,接受着,成全着。这绝不是懦弱,而是比抗争更洞明的豁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也会有宝钗类似的遭遇。似乎命运没有给我们选择的权利,我们对自己的遭遇感到无能为力。在岁月的漩涡里,不停地挣扎,无论晚上有多累,哭的有多痛,明天早上依然要面临生活给我们所有的问题。终究不能像黛玉那般哭哭啼啼,没有贾母的庇护,只能活生生将自己缠在一张网里,越缠越紧,越活越累。
学习薛宝钗吧,试着接受,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只是不再把年少时纯真的梦想挂在嘴边,而是镌刻在心底,然后不断把自己内心变得强大。只有当自己一步步活得通透了,才能唱道生活的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