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学期带养正一班的小朋友时,上课提问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抢着作答。有的甚至不知道我问什么问题,反正先举手再说,怕我看不见还要踩在凳子上。虽然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孩子们往往回答问题不经过大脑,太“任性”。后来还必须要定一条规矩,回答问题首先要知道老师再问什么,而且还要能回答的上来才行。小孩子的热情让你既感动又好笑。
这学期带启志班的同学,反而没有那种气氛了。上课提问一个问题,一个个都在心里嘀嘀咕咕,就是没有人举手。这也是越长大的孩子越不敢犯错,担心自己回答错误让同学笑话。这也是林老师说的从优秀到卓越的障碍,放不下面子,说到底还是胆子太小。我让同学们写日记的时候都要抄一遍做事三原则,最后一条就是要“勇于挑战”,但同学们显然没有记到心上,落到实处。
勇于挑战要面对的就是勇于犯错,勇于“丢脸”,勇于受伤,勇于失败。一个人的成长无非就是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向挑战区进发。用进取心和胆量为自己开路,追求卓越。
下午的活动了本来策划用跳凳子、匍匐前进来锻炼体能。本来很简单的一个项目有同学却不敢跳,我也意识到同学们面对凳子的恐惧时与上课时不敢举手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于是就摆了几排凳子训练同学们跳跃能力,观察他们遇到困难时的心态。
我分别把两张、三张、四张长条凳摞在一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跳跃能力过关。大部分同学可以直接轻松跨过三张条凳,于是就像更高的四张发起挑战。刘智一身姿矫健,步履轻盈,不费力气就跳了过去,到姜奎廷这就不行了。本来他可以轻松跨过三条凳子,多注意起步和抬腿,四条凳子也是可以的,但因为多加了一条凳子造成严重的心里障碍,每次下定决心快速跑到凳子跟前就急刹车停下来,不敢起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