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人,志向远大反而是一种生命的负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流文化里总是在推崇人要目光长远要出类拔萃, 以至于有些流传较广的格言。 ;有志者 事竟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实际上,世俗上的成功个人很大程度上受外在条件的制约。例如出身背景;成长环境;学历履历;天赋体质;文化见识等。而很多人却是主观的认为单靠努力便可跨越阶层或地位逆袭。

综合原因:成为一个人上人是个体为更好生存的本能性心理,是在数年成长经历中被忽视被否定乃至被羞辱所产生的代偿心理。 是社会群体性的笑贫不笑娼、有钱就是成功、乃至有钱才能幸福的数倍夸大的、持续性的扭曲的价值观的认知错误。是基于社会的稀少的了解,主观认为努力就可以成为人上人的不成熟的心理及认知。

社会存在着一种两极分化现象,一类人每天浑浑噩噩,吃喝玩乐本能性的生活着。另一类人,每天踌躇仿徨、迷茫焦虑的为自己远大目标规划着。却很少有着生活习惯健康、兴趣爱好积极、工作脚踏实地的人。

前者自不必多言。第二类的生活状态总是容易紊乱。因为理想越远大,当下的心理越容易卑微渺小,就越容易受到内耗,进而会影响当下阶段的行动产出。

因为有大目标,就容易去憧憬它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设想,就容易在战略上勤奋,战术上懒惰。就带来了一种自己想一想就等于做了的错觉。

许多人明明能力和禀赋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却常常对身边看不惯的东西痛心疾首,常常觉得自己要大展宏图,要如何如何改变世界。

有些上班工作的人,在自己的分内工作还处理不好,就已经开始眺望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无论给他们多大的机会,他们依然还是嫌自己的成长太慢。他们常会想到,选择此比努力更重要,但实际上呢,给他们时间也利用不好,在胡思乱想、游戏电影、赖床无聊中虚度。总想着有什么工作可以钱多轻松还热爱,这种心理本质上是投机取巧。本质上是自身懒散浮躁的外现。就算给了他们新的更好的机会,板凳还没坐热,又开始抱怨这抱怨那,试问世界上有什么好处都占的工作吗,如果有,凭什么是自己。

所谓好高骛远,就是说这类能力追不上志向的人。之所以长辈们不厌其烦的总是对孩子讲,是因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自身时间都被耽误了,一事无成,素质变得变得好吃懒做,好逸恶劳。


平凡并不可怕,平凡也一样可以活出出彩的人生。人生决不仅以金钱多少作唯一衡量标准,还包含孝敬父母 夫妻和谐 子女快乐 工作稳定 身体健康 朋友知心 心灵富足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希望,失望,继续?
    事儿2017阅读 187评论 0 0
  •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虽是地道的北方人,却也对更寒冷的东北十分向往。游遍了南方的小桥流水与斜风细雨,我决定去哈尔滨...
    小丸子爱吃鱼呀阅读 791评论 3 2
  • 我的一帮徒弟兼朋友,体贴我们女儿不在身边,所以每到过年、我生日、甚至平日都来我家探望我们,如果我们有什么...
    pysym阅读 877评论 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