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她最近想谈恋爱了,自己的年纪也不小了,不能总这样飘着吧。
她说,但是令自己惊讶的是,我居然在为了找到对象而降低自己的水准,降低自己对一切的要求。
她原本是个衣品讲究的人,穿搭要得体又时尚,每天洗一次头,中午吃完饭要刷牙,每周至少三次健身。可最近肉眼可见她的状态有些走下坡路,衣服总是那么几件,大冬天还穿着夏天的鞋,衣襟上偶尔还能发现牙膏渍,头发长乱糟糟的。
我说,你最近怎么了,这么丧。
她说自己要接地气一点,不要太讲究。
原本以为这种慵懒风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可是她说她坚持不住了,这种慵懒没有给她带来放松和愉悦,反而让自己不像自己。放纵的结果就是不自律,她只觉得焦虑,以及自己烂的无法接受自己,甚至自卑。
我说,你是在模仿那些男同事吗?
她说,是啊,听人建议说可以用男性思维来谈恋爱,因为男性和女性的择偶方式完全不同,按照经验,男性择偶的成功率比较高,可以一试。
她降低了自己的择偶标准,当然也要降低自己的水准啊,不然怎么能匹配呢?
她按照男同事的生活方式要求自己,找个和自己差不多的就行了,可男同事们个个都有女朋友,可自己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会心一笑,我太喜欢这个朋友了。
过了几天,她又精致起来了,整个人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活力满满,她说,做自己太他妈舒服了!
关于践行像男生一样的择偶标准和像个普通男人一样生活是两个观点,放在一起说,难免让人认为男性的择偶标准低,从而对女性进行贬低,但也不是贬低男性的择偶观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嫌疑,这里先只讨论一种观点——不要为了找对对象而降低自己的水准。
朋友说,身边的人她都看不好,就算自己这辈子找不到对象,也不会和他们将就。
这也难免,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县城,认识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天你去医院检查大姨妈不正常,明天你的小学同学就会问你找不到对象是不是因为不能生。这就是小县城,一个圈子极小而且试图让你无法体面的地方。
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身高168,皮肤白皙,长相中上等,重点大学毕业,硕士毕业,虽然已经三十刚出头,但依旧坚持健身、阅读、研学兴趣爱好,工作能力也得到同事和领导一致认可,而且家境也很好。
这样的条件想必是不难谈到恋爱,但至今依旧是单身,亲戚朋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眼光太高了。
她想不通,眼光真的高吗?
一个自律的人想找到一个自律的人一起生活,一起上进,不讲究门当户对,但至少要三观相投吧。
或许,她就不应该回到这里。
而像这样的女孩子在小县城比比皆是。
这个时代总是有很多矛盾点,而且越来越突出。
生猪价格掉的厉害,养殖业破产的一家又一家,可饲料价格还是居高不下,猪肉价格还是那么高;鼓励生二胎,可房价还是那么高,教育医疗保障跟不上……
这个时代的矛盾点没有人能帮我们解决,一切都在倒逼着每个个体做出牺牲从而达到群体性的改变,以至于推动社会趋势的变革。
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要躺平,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真的有在思考吗?
时代已经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了,他们逼迫我们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然后骂我们自私自利,最终结果只有一个,既背骂名,又何妨坐实?
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两眼一闭,可能迎来的是明天的污糟,也可能是阎王,抱歉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需要牺牲自我换取和平的年代,谁也不想这样。
和解。现代青年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词就是——和解。与社会和解,与家庭和解,与谁都和解不了,就变成与自己和解。
朋友说她离婚了,我说,可能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是恭喜你。
她兴奋的说,我也觉得这样很好。
她的眼睛闪耀着青春时期的光芒。
恭喜她重新过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让婚姻束缚的畏手畏脚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适合现代人。
从那明亮的跳跃的眼神中,我看见了她对新生活的期盼,对爱情的渴望,对未来无限可能的追求。
一段恋情的逝去,不代表情感的自杀,一段婚姻的结束,不代表对爱情的绝望,人们对一切的一切的死心,都无法磨灭对爱的执着。
希望永不磨灭,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一起期待下2023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