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感想】赵小欣 | 我们曾努力的,可能都白费

前言


“你女儿读书怎么这么好,有什么心得啊?”“你儿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去哪里补习吗?”这些对话我们真的很熟悉,因为我们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常常会聊,常常。


似乎我们的父母认真取经之后,真的会对我们的成长,更准确点来说,是我们的学业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一贯的做法是高度浓缩总结一句话:“你不要整天只顾着玩,学学隔壁家的小明,好好学习。”

端正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后,一切,对一切又恢复原来的节奏,所有依旧,等等。我们的宝贝父母去取经学习,按道理不是应该他们先给出点改变吗?

但这样站在高处,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判断某一件事真的好吗?在这一次沙龙里,我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法则,也就是六个自然法则的第五条,共生法则,简单解释就一个创造共赢的法则。基于这个法则精髓,我们可以常常反思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决策可以让家庭(团队/班级/情侣等等)中每个人都有收益。那便是,了解需求,更精准的需求。举个例子,周末家庭日,你想带孩子去游乐园奖励他一周表现良好,可你的伴侣却想带小孩去郊外亲近大自然。其实,每个人想法的背后肯定都有一大串理由支撑着的,这时候的你一味的坚持己见,简单的去判定去郊外不好,这样的做法可能就不太妥了,最明显的反馈就是你和伴侣都有情绪了。换个说法,就是你扮演了高高在上的裁判角色,并没有听取他内心的想法。这就不是第五条自然法则中所倡导的共生,创造共赢。这个法则会建议你跳出判断对错的裁判角色,基于家庭情感这样更高更大的高度去思考,然后去组织这个周末家庭日,因为这样你的话语会更据说服力。比方说,去郊外准备不充分,正值酷暑很热蚊虫很多等等,只要心态转变站在对方的角度出发,对方是会感受得到的,因为你的脸不再绷紧而是自然微笑。

妈妈,为孩子而活没有了自己的妈妈。在我看这种爱很让人觉得煎熬,超负荷的压力。也许作为家长的你会为自己辩解,会说自己从来没有图孩子任何回报。

可是当你的全盘付出,意味着你眼睛里会慢慢的容不下一颗沙子,你会变得很敏感,你会不自觉的提出很多要求,小孩慢慢的会觉得累,因为条条框框会束缚着他。然后小孩会有情绪,你也会有情绪,甚至你会迁怒于你的伴侣,为什么你们都不懂我呢?对啊,为什么呢?为什么他们不懂你呢?那你自己呢,你有去听听自己内心声音吗?

在自然法则的第一条,相互依存法则中就给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我们不妨去想想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中,然后做到没有依赖地去做选择,以实现长期的相互帮助与支持。

依存与依赖,表面上仅一字之差,但实际意义上却千差万别,这大概就是中文的博大精深吧,也是教练文化沙龙的神奇好玩的地方。当你开始对相互依存这一条自然法则有感觉的时候,你才有可能跳出上面描述的恶性循环,去掉这个木马。

是不是很有意思,这就是自然法则的奥妙,伴随着身边人的加入,传递,分享,我们的视野会开阔,会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思考,这会乐趣上瘾。当然,这前提是你自己开始在改变,开始去思考。不然,你的努力有可能随着那江春水向东流。

赵小欣


领教专业教练

让教练成为你的生活方式!

企业教练 企业内训 教练沙龙 1:1教练 国际课程

文章原作者:赵小欣

作者已授权于领教,欢迎转载,标明原处。

微信公众号:COACH-MAX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