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是这样奖励孩子的吗?
豆豆是个7岁的小男孩,聪明又顽皮,上课走神,下课贪玩,回家后总是不能及时地完成作业,磨磨蹭蹭,作业做的慢不说,还错误频出,这可急坏了豆豆的爸妈。
多方打听,四处取经,终于是给豆豆制订了一套奖励方案。他们在墙上挂了一张大表格,豆豆每天放学回家,如果能马上开始做作业,就奖励一朵小红花,一朵小红花就可以换1元钱,如果能连续得到10朵小红花,还有额外的10元大奖。
奖励方案果然奏效,第一周,豆豆表现非常好,高高兴兴地拿着5元钱买了喜欢的冰淇淋,第二周,又拿到15元买了喜欢的小汽车。。。豆豆爸妈心里真高兴啊!到了第三周豆豆开始不那么积极了,放学回家又开始磨磨蹭蹭。一个月过去了,豆豆怎么又不爱写作业了呢?
这个方法前半部分是好的,给孩子定出了具体目标,挂在墙上的表格可以给孩子直观的激励,但是后半部分将每朵小红花与1元钱对应起来,孩子一开始会很高兴很积极,等孩子对得到一元钱习以为常的时候,这个方案就失效了。
1 奖励的标准要明确
在上面的事例中,豆豆爸妈给豆豆制定出了具体的奖励标准——回家马上开始做作业,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对孩子的要求,宜小而具体,目标清晰。不要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认真做作业”,这一类大而笼统的话,因为孩子年龄还小,并不知道要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的具体方法。
家长可以巧妙运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怎样才是好好学习,怎样才是认真做作业,最后将好的行为固化,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培养成了。
2 及时奖励与不定期奖励相结合
在豆豆的奖励方案中,每天回家能马上写作业,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做到及时奖励,这个是非常好的。在奖励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低龄的孩子,及时奖项非常必要,把小红花贴在墙上,让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绩,提高自我驱动力,是有效的方法。
在豆豆经过两周的坚持,行为习惯已经基本形成的时候,家长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奖励周期,比如让孩子累积三天给一个小奖励,一周给一个大奖励,逐渐延长奖励周期,最后不定期奖励。
3 逐步提高要求
像豆豆的情况,第一步,用两周的时间,基本养成了回家就马上做作业的习惯,第三周开始,就可以加入对作业质量的要求,让孩子面对新的挑战,不断有新鲜感。当然目标要定的合理,是孩子稍加努力就能达到的,太难会打击积极性,太容易会没有成就感,孩子的成长不可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
二、激发内部动机才终极目标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去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抽调的全部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每完成一题后,就会得到1美元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没有奖励。在这两组中哪一组会更积极地做题呢,没错,是有奖励的一组,但这并不是研究人员真正关心的结果,他们关心的是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研究人员给了学生20分钟,自由休息。这段时间才是研究人员真正要考察的,实验目的就是要看,在自由休息时间,哪组学生会继续做题。观察发现,奖励组的学生在没有奖励的时候就不做题了,而无奖励组的学生,会继续花休息时间去解题。
实验结果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外在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1. 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将物质奖励引向内在好处。
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下次要是能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元钱!”,或者:“明天听写要能全对,就带你吃大餐!”,这样一来,就将考100分和100元钱,两件原本没有关系的事情建立了联系,将听写全对和吃大餐,建立了联系。
可实际上,能考100分的原因,并不是因为100元钱,而是孩子认真听讲了、学会了、认真做题了、仔细检查了。能听写全对的原因,也不是吃大餐,而是孩子复习了,练习了。外在奖励可以用,却不能适得其反,如果一定要用外在奖励,可以这样说:“宝贝这段时间学习真努力呀!真是辛苦了!妈妈带你吃大餐,犒劳犒劳你!”。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妈妈不只在意他的分数,还很关心他爱护他,这样既能强化内在动机,也非常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在达成目标前期,由于孩子的内在动机不够,可以适当使用物质奖励,增加学习动机。但是,物质奖励终是短期有效,不可能一直奏效。家长要不断地找机会将孩子的内在动机激发出来,才是长久之计。如果每天的努力只是为了得到外部奖励,而不是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和在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孩子就很可能放弃奖励,选择退缩,没有动力坚持下去了。
2. 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自己对完成一项任务的信心。家长可以在平时有意加以引导和培养,比如,孩子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不要说:“宝贝真棒!”,而是要发现认真带来的效果,可以说,“哇,你认真做作业,真的可以做的又快又好啊!”这样孩子就会知道,原来只要认真,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好。
孩子在背课文的时候,反复背了好几遍才背下来,这时候可以说:“这么长的课文你都背下来了!真不容易呀!”下次他就会知道,无论多难的任务,只要坚持,反复练习,就能完成。成功的经验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更有可能积极努力地应对,对未来报有希望。
3. 并不是只有100分才应该奖励,没得到100分更应该奖励。
想想家长奖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让孩子继续进步对吗?那么没得到100分,想要孩子继续进步该如何奖励呢?找出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地肯定。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考那么一点分数,还奖什么奖?”而我要说,正是因为分数不理想才更要奖。仔细找找,是不是有一种题型,上次没做对,这次做对了?是不是有哪个生字上次没写对,这次写对了?只要细心,总能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点,和孩子聊聊他是怎么做到的,挖掘内部动机,及时强化。每次一点点进步,日积月累,就会是很大的进步。
每一位父母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赤诚之心,但为人父母却不是生之能会,正确的奖励可以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错误的奖励却会适得其反,好心办坏事。做聪明的父母,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与孩子共同成长。 做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好父母,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
————————————
作者:贤贤,心理学专业的半拉文艺女青年,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我,身材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