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来,哲学家们都在争论“truth”是否存在。这种争论围绕着大写的真理(绝对真理),即无论曾经、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出错、不存在质疑和争论的,对人们想法和理论是非的最终定论的全面的记录。
承认这样的真理存在的人们认为,它是精神实体而不是物质实体。也就是说它并是什么天书或文件簿,它是超脱时空而存在的。这种真理被认为是众神的旨意(对神灵的领悟)或上帝的想法,或者仅仅是所有实在的集合。人们有可能知晓绝对真理吗?一些人认为永远不能。有的人认为是可以的但只有在来世。还有一些人认为最明智最优秀的人可以窥得一二,其余的人可以借助这些特别优异的人们来了解真理。
那些拒绝接受有这样所谓包含了一切的真理的概念存在的人们争论到(否认这个令人敬畏的、无所不包的绝对真理观念的那些人辩称),那样的真理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现实怎么可能就那样就得以总结。更重要的是,有什么可能的证据足以支持绝对真理的存在吗?许多按这一方式推理的人们把绝对真理的理念视为理想化的想法——哲学上的遮羞布而不理会(当作一厢情愿的、一种哲学保护伞而予以否定)。还有的人则更进一步甚至否认了一般真理的存在。
我们的时代全盘接受了所有的观点。但是争论的焦点有所改变。很少关注绝对真理。即使包含一切的真理存在,它也不能为我们的世界和生活带来什么帮助,因为它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即使许多坚定和保守宗教信仰的人们也不再认为绝对真理的有关问题对理解和践行他们的信仰有多重要。
关于真理乃至一般真理的问题仍然不断为人们讨论,并且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讨论的立场仍然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思考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引。但是关于这一概念还是有许多不清晰和混乱之处。本章接下来会试图进行阐明。
把真理视为相对而主观的是当下所时兴的。俗话说,每个人都一套自己的真理,对于你而言是真理对于我可能是谬论。这句话的含义远远超出了“正是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我可以任意相信我想信的。”这项主张意味着因为他认为是真的所以他相信的一切都是真的。(我觉得它是真的那它就是真的。)毫不奇怪,质疑他人对该事件的看法被认为是不好的。“那是我对你所讨论事情的主张,请尊重一下我。”
这样想法的隐含之意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出于一些原因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些含义,更少的人会有兴趣检验那些含义的合理性。其中一个隐含之意就是每个人都是正确的,没人是错的。事实上没人可能犯错。(“我的看法是不可能错的,教授,那可是我的真理”这样的观点可以反对客观的结果,结果通常是正确或错误,多选择的等等)另一层隐含之意就是每个人的感知和记忆都是不会出错的,从来不会有大错、小失灵哪怕是无意识的错都不会有。第三种含义就是没有人会采纳他人的真理。真理是创造来的而不是借鉴的,如果真理是极度自我的,每个人的真理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们细细检验一下这些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