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那里


路在那里!

周末,微冷。裹上小棉袄,还是透心凉,决定溪边走走。

溪边漫步,用“闲逛”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不像风景区,人挤人,脚踩脚,甚至还得留神红绿灯。

沿着溪边一直走,眼前无遮无拦。对岸白色塑料膜盖住褐色的土地,那是农民们刚种下的花生,用塑料膜盖住,防止杂草乱长,又保护好种子发育。以前种花生没有用塑料膜,待花生嫩芽长出,旁边的小杂草悄悄地跟着飙长。农民们隔一两天就去拔杂草,费时又费力。现在刚种的花生受到层层保护,何况是现代人呢?

乡下人家总爱在田中搭一瓜架,或种丝瓜,或种豌豆。这时瓜架下绿绿的叶,豌豆角比叶还绿,躲在碧绿中,不仔细看,分辨不出是叶还是豌豆角。

远处的穿红格子上衣的妇女在田里来回走着。我猜一定是在撒种子。农民们白天干活,晚上陪小孩子们聊天,农民们可不像我们“闲”人。

一栋栋房子林立田边,向往的凉风,一拱拱交叉的田地,构成了溪边巨轶。

当然,左眼读对岸,右眼阅脚下。脚下的路是用蓝色漆漆的水泥路,天蓝地蓝,绘制蓝图,人走多了,便成了路。

除了路,岸上的不知名的杂草,淡青色,尾端枯黄色,分叉频繁,杂乱无章,懒散地东倒西歪,像几个世纪妈妈没给小孩子梳头似的。还有一种长尾巴草,茎上长满两寸来长的白色细毛,风吹过,柔软飘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行到此处,我竟发现不冷了。一种偶然,宁静的下午是心灵栖息地。执于你所梦,捡拾眼前的小确信拾。于无声处赏春景,于无声处听心跳。原来并不是不可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