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年轻女员工加班猝死,我们该如何避免“加班”带来的健康透支?

24岁的刘超男猝死在单位的宿舍床上。工资条显示,3月份,她工作时长达到323个小时!她还有两个女儿,一个5岁,一个2岁,让人惋惜。

金钱透支可以还,健康透支,拿什么还?

2021年世卫组织的调查显示,一旦你长期工作大于40小时/周,就会有损身心健康,如果超过55小时/周,那么未来患心脏病、中风几率就会大幅提高。然而,当下社会生活的“压力大,内卷化”,让40小时的上班时间成为一种梦想。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年75万人因为长时间加班而猝死,其中70%以上是心源性猝死。

长时间工作是如何导致猝死的?

研究显示,“压力导致的生理反应”和“应对压力的行为方式”是两种导致猝死的重要因素。

长时间工作不断刺激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引发应激反应,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大量增加,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及相关组织发生病变,例如,心肌缺血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会导致迅速死亡;于此同时,很多人却选择损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应对工作压力,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等,当然,熬夜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最危险因素。

加班晚睡,第二天晚起算熬夜吗?

判断熬夜的的因素,一是睡眠时长;二是睡眠质量。晚睡晚起虽然时长够了,但白天光线、噪音等环境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处在半睡半醒之间,属于“被动熬夜”。

西安交大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工作日晚睡晚起会导致慢性心衰风险显著增加。

所以不论“被动熬夜”还是“主动熬夜”,对身体都有伤害。

如何避免加班熬夜引发猝死?

1、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便于尽早发现疾病隐患,及时诊治,减少猝死风险。心脏方面的检查包括: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有条件的朋友可以选择能够动态跟踪心率、血压指标的健康手环,作为日常辅助监测手段。

2、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加剧身体应激,升高血压,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房颤甚至室颤,后果严重。学会适当放松,缓解疲劳和精神紧张,让心脏和大脑得以休息。

3、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多吃维生素B和C

吸烟、过度饮酒、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戒烟,少喝酒,定期适量运动对于熬夜加班一族非常重要,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摄入对适应肾上腺素的分泌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当然,“早日熬夜熬出头”才是真正的“福报”!

一份健康工作指南,请收好!

1、7点起床,8点前吃完一顿营养丰盛的早餐

2、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选择走路、骑车这样的上班方式更健康

3、上午大脑状态最好,最适合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4、再累再忙也要适当让眼睛休息一下

5、午餐要吃饱,选择蛋白质、豆类多的食物

6、中午小补一觉,对熬夜的人非常重要

7、下午四点到七点,身体和大脑都在巅峰状态,可以全心投入到工作上

8、晚上八点开始放松身心,休闲娱乐中偶尔思考下工作,会迸发奇妙灵感

9、睡前洗个热水澡,彻底舒缓身心

10、尽量保证11点前上床睡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