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若的爱情观

张无忌道:小昭离我而去,我自十分伤心。我表妹逝世,我非常难过。你(周芷若)……你后来这样,我既痛心,又深感惋惜,如果不能再见你,我是万分的不舍得。然而,芷若,我不能瞒你,要是我一生再不能见到赵姑娘,我是宁可死了的好。

张无忌与表妹殷离誓为夫妻,与小昭共患难,与周芷若有过婚姻之约,与赵敏更是“刻骨铭心地相爱”,四个姑娘,似乎更爱赵敏,似乎对谁都是至真至情。       

周芷若嫣然一笑,道:“你们尽管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就只不舍得我,这就够了。”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写道:“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们是不懂的。所以我不主张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       

这让我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说什么“曾经沧海难为水”,说什么“除却巫山不是云”,“最爱”与“唯一”只是我们对爱情一厢情愿的幻念。

这世上,千千万万的男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好丈夫;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女人,都有可能成为你的好妻子,哪怕她如殷离般丑陋,如小昭般莫测,如周芷若般狠毒,如赵敏般善于权术。

我们把最后的选择,称作“缘分”,或者只是“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  


以前认为爱不炽热、爱没有甜言蜜语就不是真爱,甚至感慨“难道真的遇不到一个愿意为他去死的男人吗?”

你不是风儿,我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过去不懂细水长流,后来似乎渐渐明白了,爱情没有想象中圣洁,但也并非现实中那般难堪。

爱是一门哲学,更是一门佛学。       

毕淑敏曾写:“越是情调丰富的爱情,越是易馊,好比鲜美的肉汤如果不天天烧开,便很快会滋生杂菌以至腐败。”       

过得八年十年,你的心里想着谁?是你的白玫瑰还是红玫瑰?     

强求八年十年后的事情,便是犯了贪念。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我们都不懂爱情。




原创作者图书:《山野的日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