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来传说中的狂风暴雨,看到的是阴沉多雨气温稍降的厦门。因为前几天的高温天气,反倒觉得这样的天气出行更好。于是,今天我们计划去厦门科技馆和历史博物馆。从窗户望向马路我,车水马龙的,想必也没啥事,不让去海边,那就去室内转转吧。
转了三次车才到科技馆附近。雨还在下,我们想找个吃早餐的地方,找不到。也不知道是对这个城市不熟悉,还是这个地方少有街边早餐店,我们从到厦门基本就没吃过新鲜热乎的早餐,几乎天天牛奶面包。还有 ,厦门的人上班感觉都挺晚的,早晨冷冷清清。后来看到一个移动摊点—早龙早餐,类似于老家的四海,但只是售卖点的小类似,而且早龙更小。就是一个电动摩托车上放两个小箱子,吃的都在里面。我们只买到了面包和鸡蛋。
来到科技馆,发现人超多。去过好几个地方的科技馆,厦门的算是比较高档的,只是人太多了,体验感不好。两娃娃还是玩的挺嗨的,爸爸不怎么喜欢,一蛮不耐烦的。哎,这个倔老头,以他的年纪和经历,是不会理解今天的孩子为啥喜欢这种地方的。后来妹妹带着爸爸出去等了,我们一家四口又呆了近一个小时,孩子还不太想走。









科技馆出来吃了饭,接着去博物馆。在博物馆遇到一个年纪大的导游,说她是86年毕业的大学生,那起码也比我涨四十岁吧。这个导游志愿者,很有耐心,尤其是在讲解时一直和游客互动,会很用心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讲到古代祭祀器具是提到后母戊鼎,问谁知道他的名称变更问题,儿子手举的高高的,而后一通讲解,虽然紧张说错一点儿,但表现还是相当不错。儿子和导游奶奶互动了好几次,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这个导游奶奶还一直强调,历史的文物的东西,很多时候并无定论,她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希望大家不要守着定论不放,要去尝试和探索。这个让我尤为佩服,一位花甲老人,能以这么包容、开放、多元的态度对待历史和孩子,真的不太多见。



下午看见了轮渡公司的公告,航线复航了,台风走了。
第一次来厦门,就遇到了台风,行程因此有了一点小变故,但还好,没有错过鼓浪屿,明天可以出海去小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