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哪里发生一起事故,哪地方出现了灾难。灾难和事故是不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
很多的安全理论书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把它们混为一谈。
灾难和事故是不是大和小的区别?不是。我们可以说风暴袭击是一个地区的灾难,受到侵略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不能说灾难都是放在地区、民族、国家那么大的范围内呈现。对一个人而言,也可能会遭受无妄之灾甚至灭顶之灾。灾难和事故的根本区别在于,灾难是人类自身无法左右的,比如地震、火山爆发。开车撞人,对开车的人是事故,对被撞的无过错的行人则意味着灾难。
事故通常的分类有,物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机械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责任事故。出现机械事故有它本身设计的原因,或者是维护的原因,也是人为的因素。从根本说,所有事故背后都是人为因素。现在看来是灾难的,也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后就会变成事故,比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属于地震高发地带,地震的预报技术已很先进。如果发生了一场大的地震,应该可以做到预知预报,但是如果没有提前预测到,出现了严重的伤亡后果,这就不仅是天灾了,也应该算是事故。用一句话来总结,所有事故背后的原因都是人为因素,是人祸。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这是这书最重要的一个论断。我们研究事故,要探究真相,找到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然后才能预防。我们说人为因素是事故的原因,还应该深究一下,为什么人为因素是事故的原因,哪些人为因素在起作用?目前科学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工厂的设备安全性能提高了,从物的方面讲,本质化安全的水平大大地前进了。比如,汽车驾驶室前面增加了防撞的挡板,司机座位前面还设有安全气囊,如此一来,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事故的比例急剧下降,但正因为这样,人们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放松了自我警惕,致使人为因素所占的比重相对地越来越大。现在一个人的能量比过去要大得多。我经常看到开大公交车的女司机,感到很神奇,那么娇小玲珑的身材往方向盘后面一坐,一个庞然大物就跟着走了。过去骑着小毛驴在街上走,现在驾车在路上飞奔,它们的能量显然是不一样的。通过智能化的手段,一个人控制一台机器,甚至控制一个联合装置,这个时候,如果出现认为偏差,开车就比骑驴容易出事故。
从心理学角度观察会发现,发生事故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操作失误。为什么会操作失误,是因为对机械化和环境的判断错误;为什么会判断错误,是因为观察认知上存在偏差,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出现偏差,都会招来错误的判断。很多研究都停留在这个地步,没有再深入。
我们不妨问一下,什么原因造成了认知错误?是智力水平,不,一般企业不会招聘个傻瓜放到岗位上。是业务技能,有可能。但是,除非是新入职人员。长期在岗位上操作者,说明技能已经具备岗位需要。以前不出事故现在出,是不是技能丧失了?这个答案也不合理。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情绪,是心理状态。情绪化的心理状态,是认知出现偏差,影响判断,出现操作失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与动物相比,认得感情更为复杂,这是人性。我们讲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我想问一句:管理中想没想过感情和情绪?小两口在家吵嘴,孩子上学不争气,父母多唠叨两句,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这个情绪带到岗位上,见到别人说话就很冲。你说话冲,我也不是善茬。小团体内部就会有冲突,会影响其他人的情绪,造成恶劣情绪传染。情绪也会污染环境,情绪控制不好,伤及同事工友之间的感情,必然会反映到工作上,那就是操作的不稳定,精力的不集中,这样一来出次品、出事故就成为必然。
安全管理,不能只管行为,不管感情和情绪。情绪没管理好,行为也管不住。情绪互相感染,有人群的地方就是一个情绪场,情绪场会影响到在场每个人的行为。影响情绪本源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情感反应。
情绪是一时的波动的,情感是长期的稳定的。有句话叫“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如果给它穿上情感外衣的话,就是情感安全管理“第一定律”:管安全必须管行为,管行为必须管情绪,管情绪必须管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