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喜欢读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拿本书看上一会儿。
那天,在儿子的书架前,盯着久未更新的书目和他床头一本看了一半的小说,我感觉哪里不对劲。
从儿子本能的喜欢看书以来,我一直认为,应该让兴趣引领孩子,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儿子都是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从未加以干涉。
现在看来,那些书大多没什么营养,如果把书比作我们的食物的话,这些应该属于快餐或者零食,孩子们超级喜欢。但是对于名家名著来说,却像蔬菜或者蛋类豆类等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一样不受孩子欢迎,然而,这些才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必须品啊!
我想必须加以干涉了,从何入手呢?
忽然感觉一下子被淹没在我们中华文化的浩瀚海洋中,古代近代当代,诗歌小说唐诗宋词……顿时感觉需要学习的真多啊!
我迅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改变阅读方向固然重要,但首先还是要以兴趣为主,孔子不是说过吗,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首先,想一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孩子应该都非常喜欢读故事吧!
我决定这个寒假让孩子读一下三国,其他近现代名家作品和更早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就放在平时有意识的补充渗透吧!
我一直不太赞成让孩子读少儿版的,那会让孩子错过很多精彩,但是,如果读原版,可能会很难读懂,于是我决定让孩子边看剧边读书,虽然剧集和书里面有不少内容有出入,这不正好让孩子有了找不同的乐趣吗!
当我找了片源让孩子开始看时,我以为这项任务需要我监督完成,没想到倒成了孩子作业之余的一项奖励。
通过读三国,孩子平时书本上学到的一些东西都活了。
比如知道了周瑜打黄盖为什么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通过看辕门射戟认识了虽然天下无敌却有勇无谋的吕布。通过曹操忘履相迎以及放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知道曹操不单单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奸雄,更是一个爱惜英雄重视人才的典范!当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关羽放走时,我知道孩子心里一定如我小时候看到这段时的可惜,但是,在我这个年纪再看时明白那是一种道义。
就像小时候看红楼,看的是一群十七八岁少男少女的爱情故事,而如今再看,满眼都是世故人情满心都是世事沧桑。
所以,这就是名著的魅力所在,我没有跟孩子交流我的想法,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也许将来孩子也会看很多遍,而每一遍也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同的阅读体验,孩子也会在这不同的体验中印证自己的成长。
三国已经看了一半,看着孩子丝毫不减的兴趣,我感到很欣慰。
读书是孩子的一次灵魂之旅,可以让孩子用一颗轻灵纯净的心去感知世界,用一双更加睿智的眼睛去看世界,让孩子在面对将来生活中的诸多选择时,有一个坚定的方向!
读书对于孩子的作用,不像吃饭一样立竿见影,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它可以使人沉静下来,不浮于表面,它赋予了我们体验美好生活,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
孩子的成长,有书相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