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理论是组织发展领域的一本经典书籍,之前断续读了一点因其晦涩又放下,但其太经典所以还是再啃啃。该书涉及到了大量的新概念,加之又是翻译过来的,读起来还是要沉住气的。这本书读的时候真的不能跳读,是要先把书中涉及的前言部分的概念学习下,然后理清楚书中三个部分所讲的目的和重点,然后逐步进行阅读。
一 前言内容:
主要相关概念点梳理。本部分是基础内容,为后续详细理解,建议浏览并掌握如下重点概念。(为大家更喜欢读这个文章,部分概念放在第五部分)
1、盲点:我们内部或周围的注意力和意愿的发源地,行事的源头。(当今时代的中心问题,在所有系统层级找出我们的盲点)
2、自然流现:基于正在生成的未来而展开行动的状态。是“Presence”和“sensing”的有机融合。(基于找到的盲点,去引发自然流现)
3、注意力的结构:
4种不同源头的注意力结构:(1)我中我(2)它中我(3)你中我(4)当下我
对应4种注意力的源头,分别是习惯、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以聆听为例来说明这4层。即聆听的4层,即下载、客观聆听、同理聆听、深层次聆听。(这个跟教练的倾听对比)
(其他更详细概念,请跳到本文“五涉及概念整理”)
二 第一部分的主要观点,为发现我们的盲点。
首先讲了”盲点“如何出现在个人体验的层次上一一作者以个人的经历,直面大火的那一刻,感到旧世界在火焰中升腾、脚下的土地被抽走的时候,开始自已新的旅途,与先前根本不知其存在的另一部分自我联结了起来。
其次随后研究了盲点在团队体验中如何出现以及团队如何学习的问题。当前,很多团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仅靠过去的经验无法解决。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过去,让它“在火焰中升腾”,并敞开心灵,迎接正在通过我们生成的未来。(第四级领导和学习)
接下来,是讲机构中的盲点是如何形成的。同样,领导者们不能用传统的解决方法应对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新兴复杂性,必须学会扔掉陈旧的工具,使自己的注意力和行为发源于“空白画布”,即组织价值创造的源头。
随后讲盲点在社会中出现的方式,也就是以第三次革命的形式。此次革命作为社会意识变迁的起点,能帮助我们重构核心的社会问题。使我们便多地关注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大树”的可见部分。
最后,场域漫步来到了社会科学,其盲点的源头在于无法捕获稍纵即逝的社会现实创造过程。在每个阶段,我们都意识到迫切需要新型注意力和新的觉察。需要区分本体论(存在)和认识论(觉知)。
三 第二部分探讨照亮盲点的核心过程——如何才能实现这点(一个团队的经历或多或少类似于以下社会场域的微妙转换),从技术操作层面进行说明:
1、下载:重复过去的模式——按个人的习惯思维方式看待世界;
2、观察:暂悬评判并用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被观察的系统独立于观察者;
3、感知:联结到场域,从整体的角度参与到情境当中——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失,系统开始观察自己;
4、自然流现:联结到最深层次的源头,未来的场域开始从那里生成——从源头展望;
5、结晶:愿景和意愿——从想要生成的未来设想新生的创造;
6、建立原型:就周围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原型,通过实干探索未来——通过“和周遭保持对话”来行动创新;
7、运行:在实践和基础设施中展示和实现创新——将创新融入共同进化的大型生态系统的环境中。
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向未来学习。
四、书的第三部分,是基于进化的基本原理对该核心过程进行总结。
该角度将通过两种形式呈现出来:其一是作为新型的社会场域理论(U型理论),第二是作为新型的社会技术(自然流现的24项原则和实践)。更详细地说明全球场域的深刻转变是如何按照从个体(微观)到群体(中观)、机构(宏观),再到整个世界的层次来席卷所有系统层级的。
五、涉及概念整理:
1、涉及组织变革的层次:结构、过程、想法
2、变革的5个层次:横轴是认知与行动,纵轴是反应、重组、重设、再生
3、库博的“学习圈理论”(观察、反思、计划和行动),单环学习(对应“反应和重组”)和双环学习(对应“重设”)
4、认知的类型:分为常规型(下载式心智框架)和深层次的觉知。激活深层次觉知的三步骤:深入观察、联结到想要生成的事物、立即采取行动
5、U型过程的三个步骤:下载、静修和反思、迅速采取行动
6、悟道的三个阶段:暂旋(suspension)、转向(redirection)、和放下(letting-go)
7、完整的U型图的7个步骤,6个转折点。每个转折点代表了注意力的一个层次
8、U型理论的旅程可总结为5个关键观点或命题:
(1)“内在三器”的领导技术: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建议开发一种新型的领导技术)
(2)“小我”和“大我”。小我指过去的我,必须学会放下“小我”和习惯性的“小我”,以利于“大我”的涌现。
(3)领导的内在工作是面对和征服“三个敌人”。即评判之声、嘲讽之声、恐惧之声。对应着内在三器。
(4)生成性和创造性社会空间与毁灭性社会空间相关。“自然流现”和“固步自封”相联结。
六、收获和感悟:
书的内容比较多、概念比较多,加之外文翻译,读起来不是特别轻松。所以上边的整理有点像学校的书本核心内容整理,下边简单谈下初步感悟。
1、一项组织变革,不是单纯改变“土壤”上层的内容,更多的要考虑土壤和土壤之下的内容。看待领导者工作的三种视角(书P006,第三种视角,领导者行为的源头)。教学同样如此,要发生由内而外,而不是单纯的由外耳内。
2、21世纪的领导力意味着在所有层级上改变我们集体关注力(即聆听力)的结构
3、不时的定、静,才能更利于进步,不限于每日的不停忙碌。从可操作层面,可借鉴冥想技术。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定、静、安、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