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带小外孙去人民医院看医生,然后回到医院大门口等女婿去开车的当儿,见闻了几件小事,心中颇有感慨。
外面下着小雨,医院大门口这条狭长的主干道,非常拥挤。一名身着警用雨衣的工作人员,头戴一顶大檐帽。因看不清他的警号或工号,所以我无法判断他是警察还是辅警。
一个人实在是太忙碌,一会儿指挥机动车礼让斑马线,一会儿引导公交车靠近站台。医院门口的斑马线,人流过街频繁,且大门口经常有出租车、私家车停靠,上下客比较多。这位工作人员忙前忙后,穿梭协调,从现场调度的效果来看,人手显然是不够的。
在医院门口上下车的,一般都是老弱病患居多,偶尔也有像我这样手里抱着小孩的,行动不太方便,只能选择在医院门口上下车。与此同时,我也看到有些病人是坐着轮椅出来的,叫来了车之后,有人将患者抱上车,然后再把轮椅折叠收拢,放进汽车后备箱。此时,如果有人协助扶轮椅、开车门,收拾物品,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能确保安全。
女婿的车迟迟开不进来,我知道后面可能有点堵车了。这时有一位女士,急匆匆的,从马路对面走过来,忽然想起没戴口罩。“你知道哪里有口罩卖吗?”我们都是自己从家里出门就随身携带的,哪里知道呢。不过,我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药店,就示意她去那里看看。过了一会儿,只见她手里拿着一打口罩,并从中抽出一只,冲我一笑,“四元一只!”我立即点头微笑。看着她走进大门的背影,我心里想着,口罩虽然贵了一点,但有总比没有好。
说来也巧,过了一会儿,有位阿姨,跑过来问我,哪里可以买到卫生纸,我想她可能也是匆忙出门,忘记带手纸了。这时,我爱人指点她不远处有一个超市,叫她到那去买。
这时,女婿的车开过来了,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坐上了车,然后沿着这条马路一直向前行驶,终于辗转回到了家中。
幸好医生告诉我们,小宝只是有点过敏。医生询问小宝的情况时,我们说没有其他症状,而且小宝精神状态很好,配点药液,回家外敷,马上会好。一路上,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一路上,我联想起女儿小的时候,我带她一起坐公交车,教她给他人让座。女儿回到家,总喜欢问我,“为什么要让座?”“为什么别人总是喜欢找你问路?”等等,我还真被她问住了,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再后来,我加入了自愿者团队,经常参加自愿者活动。现在,我不仅认为帮助别人只是一点举手之劳,而且渐渐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有时甚至还有点强迫感。这不,去了一趟医院,就一直在琢磨,医院呼唤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