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彭蠡馆》

罗隐《宿彭蠡馆》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宿彭蠡馆

罗 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山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已矣,何必恨东流。

【注释】: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家学者,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罗隐的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翻译】:年少独自一人旅居异地,解下马鞍徒增了离别的愁绪。在迷蒙的暮色下远山若隐若现。高垂的柳树在清爽的秋风下怯生的摆动。生病的时候更加看到了世态的炎凉,醉酒时在思念以前的所经之处。所怀念的现在都已经逝去了,又何必遗憾于对消逝的所有。

【赏析】:

文人词中写渔父最早、最著名的是张志和的《渔歌子》,后人仿作的很多,李煜诸家都有这类作品。但是文人的渔父词,有些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代替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很不真实。陆游这首词论思想内容可以说是在张志和诸首之上。很明显,这词是讽刺当时那些被名牵利绊的俗人的。我们不可错会他的作意,简单地批判它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作品。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失望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之作。两首词同调、同韵,若是同时之作,那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路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歌子》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1],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2],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3]、正廉之节...
    水乡醉客阅读 4,673评论 0 3
  • 根据朋友的真实故事改编。 那年我七岁,正是懵懂纯真的年龄。 我捧着两把在后园里新采的芍药,兴冲冲地往屋里冲,想向大...
    Lola在跑阅读 2,761评论 0 0
  • 那些树开春时刚刚种下,是当地的村民为了获得开发商赔偿种的。种树的时候,我从那里经过。那些树种的密密麻麻,...
    君子宜兰阅读 3,803评论 0 0
  • 轻风阵阵,芳草萋萋。 白云片片飘,夕阳西下时光逝。 花开花落,人来人往。 叹不完离合悲欢,思不尽情意绵绵。
    葉湫枫阅读 747评论 0 0
  • 手写测试!*罒罒*
    Sylvia_wt阅读 2,41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