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年前打出的那颗子弹终于击中了自己

  从大一刚入学开始,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有些胆怯又在心里跃跃欲试,那时候导员经常邀请同专业的学姐分享他们的保研经验,从那时起,望着他们优秀的背影,背负着高考的遗憾,我下定决心走保研这条路。因为专业里只有一个外保的名额,并且在学院保研细则中成绩的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因此从大一开始,我几乎每天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坐在图书馆里学习,不负努力,在大一时我获得专业第一并拿下国家奖学金。大二时,疫情影响,在家上网课,下学期开学进行上学期期末考试,我是那种可以逼自己的人,在去学校前,每天去家乡那边的图书馆,从早上七点开始排队,下午五点回家,持续了一个月,不意外的,我延续了大一时的荣耀,达到了自己的预期。但同时,我觉得自己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为老师上课很水,经常炫耀自己或对我们进行说教和劝诫,上课时间,对老师言辞的厌恶以及其课程内容的无用感到愤怒和无力。这种情绪消耗着我,在无法排解的情况下,我依然那么逼迫自己去学,去背,但是一种绝望和无力感却越来越强,在大三这一年达到顶峰。这一年,我似乎做错了选择,当时朝着外保的目标努力,但是学院在这一年举行本研贯通的选拔,如果进入可以缩短一年研究生学业,面临着外界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一个学历,以及对学校生活的厌倦,和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我选择了它并成功入选,期望可以以最短时间拿到文凭,早日脱离苦海,但事情并没有结束,经历了选导师之后,导师的毕业要求远高于学院毕业要求,并且其他入选该计划的同学说他们的导师有些不允许他们提前毕业,这无疑令我更加痛苦。而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能是涌来师兄师姐各种的活。我选择的导师是我大一时跟着的课题组的导师,那时的研究生带着我们,只是让做些基础的工作,并且会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做,我当时认为科研可能就是枯燥的,需要坐的住的,但三年后,我依然在做我大一时跟着课题组做的事情,但是,他们让我做的时候不再询问我的意愿,而是直接拉进群,开始布置任务,有时候好几个师兄师姐同时让我做不同的事情,没有指导,没有劳务,就这样延续着。我忽然发觉,大一时那个基于虚荣心的决定可能已经错了,那时的我不了解其中的规则,之后两年,我被裹挟着,我似乎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但不愿放弃沉没成本,在我已经精疲力尽的情况下,还是强迫自己走到了这一步。至此,那颗子弹正中我心脏,我被打的心碎,也更加迷茫和痛苦。干不完的杂活,无法拒绝的要求,没有价值的水课,没有指导的前进,我该怎么做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