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决疑品)3-8

第三讲  《决疑品》

(八)淤泥定生红莲

大乘佛法中,常常将我们的心比喻为莲花。莲花生于淤泥,却出淤泥而不染,盛开时清香四溢,丝毫不受染污。反之,如果将莲花种于清水,反而会因缺乏养分而不能生长。

作为修行人,如果我们对于逆境、尊卑、恶业、五浊恶世的环境以及种种不如意遭遇,都能心平行直,有恩有义,有让有忍,也会像生于淤泥的莲花一样,将世间的一切障碍转化为修习菩萨道的动力。人生的遭遇越痛苦,受到的打击越大,成就肯定也是越快的。人生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死,如果平时没有训练过,一旦面对死亡,立刻就惊慌失措,甚至崩溃。如果早就做好准备,死亡到来时,就能坦然面对,视死如归。哪怕别人让你死,都能洒脱自在。

所以,六祖不是让我们不要持戒,不要修禅,而是要我们反观自身,见到内在的真心,见到内心不受任何影响的平直状态。所谓直心是道场,平常心是道。若能保持心平行直的状态,无论面对生老病死,还是忧悲苦恼,都不会构成什么影响。声闻戒注重戒相,但大乘佛法是择心不择境,要看心是否随境而转。如果对外境有特定要求,就说明心还在向外驰骋,不能安住本位。六祖所说的心平、行直、有恩、有义、有让、有忍,都是在心地下功夫,而不是做表面文章。直指见性,是见到心性本具的功能,不是通过死板的教条压抑自己,束缚自己,看什么都害怕,看什么都不敢做,就像扭曲的麻绳一样。佛法是让自己的身心完全舒展,这种内在功夫表现出来,就是进退自如,悲智双运。(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白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他就像一团跳跃的火苗,狂放,热烈,争突,燃烧自己,挥洒豪情,一分一秒都不会休止。即使...
    文泉杰阅读 8,299评论 42 122
  • 就像一个罪犯 呆坐在课桌前 考题就像昔日犯下的种种罪行 真实而残忍 面对铁一般的现实 握笔却无法为自己辩解 监考员...
    慕星读者OR独者阅读 1,150评论 0 1
  • 如果生活是一段程序,那么一千种输入就会有一千种输出?
    _Dione_阅读 2,7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