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假怎么安排

很快暑假过半。这段时间孩子因为支原体感染肺炎住了一周院,好了后去学区的托管班上了两周,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压力。本周开始。托管班没有了,在家天天玩游戏看平板。我们家长才开始焦虑了。后面还有一个月,如何安排,成了父母发愁的问题。今天我想好好琢磨下,孩子如何过好后面的假期。

一、明确任务,让孩子对假期有期盼。

假期毕竟是假期,孩子心目中的假期,一定不是学习,而是玩耍。玩耍是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家长,这点我们是清楚的。我们一定要满足孩子对玩的期待,从而对假期的安排能够积极参与、配合实现。我们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玩有意思并且有意义。如何让玩耍与学习和成长结合得更好。这里,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孩子想要的和家长希望孩子有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不能笼统地把学习、运动、阅读、兴趣班、家务、旅行安排得密密麻麻。让孩子感觉还是跟平常上学一样节奏紧张、应接不暇。可以和孩子一起列表。把孩子想要的放在左边、学校要求的放在中间、家庭需要安排的放在右边。学校要求的就是重点,最优先级;孩子想要的,与家庭要做的搭配。比如。要带娃旅游这个孩子喜欢的,一定与完成阅读任务搭配。比如每天的安排:上午一小时学校作业,一小时玩游戏;半小时阅读、半小时锻炼。这样安排既让孩子感觉到他的想法得到尊重,也能明白要玩耍就要先完成任务。在制定暑假计划时,还有一个坑,就是家长完全由自己决定,没有考虑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孩子一旦发现计划“太难”或“太不合理”,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计划执行失败。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让孩子参与进来,一起商量计划,这样不仅能提高计划的可行性,还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主性。比如,可以让孩子列出“心愿清单”,家长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二、量化目标,让计划切实可行。

每天的任务和安排,可从时间和数量两个角度进行量化。比如半小时阅读,写三张生字,跳绳1000次,游泳250米这样来表述。这样便于操作和执行。任务安排一定要预估时间,一定要切合实际,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来安排。切忌好高骛远、拔苗助长。可以适当预习下学期内容,但难度不宜太高,变成提前自学,这对孩子来说可能就太挑战了。可以适当加些奥数、思维拓展,但不要变成自学奥数班。有难度的题目,一定是家长带着学、陪着学、领着学。要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避免孩子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因为“学不会”而产生挫败感,甚至放弃整个计划,从而得不偿失。

三、张弛有度,保持适当的弹性和应变空间。

有些家长喜欢用“每天时间段安排”的方式来制定计划,比如“早上8点起床,8点30开始学习,10点休息,11点继续学习……”这样的安排虽然看起来“很科学”,但其实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一旦孩子遇到突发情况(比如生病、临时活动),整个计划就可能被打乱,导致孩子产生挫败感。暑假计划应该留有弹性空间,允许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可以每天安排一个“自由时间”,让孩子可以自由安排,这样既能保证学习进度,又能让孩子有放松的机会。

四、分析统计,随时跟进执行落实情况和反馈应变。

在制定暑假计划后,如果没有记录和统计,导致计划执行情况一目了然,无法及时调整。比如,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完成情况、休息时间等,都没有记录,家长很难了解孩子的实际进度。建议家长使用电子表格或打卡工具,记录孩子的学习和活动情况。可以每天记录,以周为单位,每周做一个总结,这样咱们可以了解孩子的执行情况,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