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阅而至 · 第16篇推荐:《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余华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页数:336
类型:文学,小说
豆瓣评分:8.7
微信读书推荐值:81.4%
01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出生,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忆》《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等。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日本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年)等。
02 书评
余华说,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自于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因此,它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如同分叉很多的河流,让习惯顺流而下或者逆流而上的读者有诸多不适。可假使你能闭上眼,去尝试回忆自己的过往,尤其是青少年时期,你便很能理解,这个结构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孩童时期所闻所见的破碎与跳跃。
这本书描绘的是时代缩影中一个叫孙荡的小镇群像。它太真实,真实到从小在贫困农村长大的笔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抵如此。它太压抑,正如精妙的标题《在细雨中呼喊》,细雨,而非雷雨、暴雨。在细雨中呼喊,注定无法全然释放那深藏于心底深处的压抑。它太孤独,于孙光林(书中的“我”)而言,即使父母健在,兄弟、朋友、村邻都不少,可没有人关注他,所以他才能以一个亲历的旁观者的身份,冷静、疏离又客观地描绘一切。
这本书的宣传语说:“再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读完这本书中,笔者听见了来自孙光林的呼喊,他向时代呼喊发展,向父母呼喊关注,向兄弟呼喊互助,向朋友呼喊友爱,向老师呼喊公正,向社会呼喊律法与道德,更是向人性呼喊真、善、美。
1)子不教,父之过
这本书中呼声最高的是父子情。
远近闻名的曾祖父孙石匠,因为自欺欺人与弄虚作假,不仅让官桥塌了,一起崩塌的还有他自己的意气风发和儿子(祖父孙有元)心中有过片刻伟岸的父亲形象。曾祖父留给祖父的,除了一身毫无用武之地的石匠手艺,还有那善于逃之夭夭的能力。正是在逃跑的过程中,祖父遇到了祖母。
祖母幼时家中优渥,16岁出嫁时也是风光无限,她是在被一纸休书遗弃后的流亡途中遇到的祖父。祖母凭着记忆中值得炫耀的出身与从小的娇生惯养,让从小到大都一无所有、一贫如洗的祖父一生都暗淡无光。祖父的贪慕虚荣和唯唯诺诺,完美地传给了父亲孙广才。
这本书最立体、最全面、最饱满的人物形象,非父亲孙广才莫属。“父亲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循规蹈矩的生活后,幻想的破灭以及现实对他的捉弄,使他茅塞顿开。此后的孙广才经常去开导村里的年轻人,以过来人自鸣得意的口气说‘趁你们还年轻,还不赶紧多睡几个女人,别的全是假的。’”这是贫穷的父亲孙广才意图借由儿子孙光明因救人而死的事迹去谋得一官半职,但咸鱼翻身未遂后,最深的感悟,也是他往后的岁月中身体力行的价值引领。他成了彻头彻尾的无赖和从家里到寡妇家的单向“搬运工”。
青春懵懂的哥哥孙光平听进去了父亲的开导,也见惯了父亲的示范,所以他也爬上了寡妇的床。可受过高中教育的他,到底与父亲有了本质的区别。他也曾有过逃离的愿望,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的安排,开启了如父辈一般贫穷又平庸的生活。可现实再一次无情地捉弄了他,无赖又无耻的父亲先是将咸猪手伸向了他的未婚妻,后又在花甲之年糟蹋他的妻子,让本就贫困的家,彻底支离破碎。
除了贫穷,逃避责任、自欺欺人、爱慕虚荣等也在孙家四代父子之间无声地传承了下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坏的,对的错的,孩子不过是依样学样。
2)生命终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时间一天天过去,孙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如果没有苏家的突然闯入,没有王立强和李秀英对孙光林的突然收养,很难说孙家的传承会在光字辈有啥不一样。苏医生自行车前后载着的苏宇、苏杭是曾经的孙光林眼中最幸福的父子模样。类似的幸福他也曾短暂地在养父母王立强和李秀英的家中享受过。
在《奇葩说》的某期节目中,有个辩手说到,得有多少甜,才能填满一个苦难的人。马东的回复笔者记忆犹新:“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这曾经见过的短暂幸福的模样,于孙光林而言,就是那裂缝中的光。
当然,除了父子情,作者也呼喊兄弟情、友情、人性。无论是在漠视中死去的苏宇,在蔑视中被捕的国庆,还是在无视中长大的鲁鲁,以及书中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时代发展的洪流裹挟着,在与贫困、无知、战争、饥荒的斗争中败下阵来,而后屈从于现实。这是一个叫作孙荡的小镇的群像,也许你觉得他们愚蠢、无知、粗鄙、放荡、邪恶又丑陋,可那不过是作者对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家庭与社会最直白的揭露与最真实的呈现。
笔者在二次阅读《活着》与本书时,突然发现了这本书优于备受赞誉的《活着》最明显的一点,即他并没有赋予任何个体或者群体以方向与意义。或生,或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生命终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略遗憾的是,这本书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语言风格,都极富男性色彩。书中的女子形象都在时代背景下的刻板印象中,扁平、单一又片面。唯一有过抗争精神的冯玉青,最后也沦落到靠出卖身体度日以致被抓劳教的下场。然而瑕不掩瑜,我们不追求面面俱到的完美作品,我们希冀能从不同的优秀作品中汲取养分,给我们价值引领与思想启发。
03 原文摘录
摘录一: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土地上,事实上我们生活在时间里。田野、街道、河流、房屋是我们置身时间之中的伙伴。时间将我们推移向前或者向后,并且改变着我们的模样。
摘录二: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摘录三:我突然发现了逃跑的意义,它使惩罚变得遥远,同时又延伸了快乐。
摘录四: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
摘录五:恐惧与颤抖都是人的至善。
04 公众号评分
评价书籍:《在细雨中呼喊》
1、工具性(知识/技能):★★
2、思想性(思维/方法/启发):★★★★
3、文学性(文字/情节/情感):★★★★★
注:最高5星,★为1星,☆为半星。
05 推荐人群及理由
这本书压抑、灰暗又沉闷,且充满着粗暴与直白的男性语言,但读过享誉海内外的《活着》的读者应该不陌生,这就是典型的余华特色。比起推荐给什么样的读者,我更想提醒在当下心绪不宁或者生活不平的读者慎看,可能一不小心就致郁了。此外,其他文学爱好者,笔者都极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