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吐槽姥姥的事情,说直接打消了二胎的想法。
朋友的姥姥已经87岁了,身体一直不错,平时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可今年眼睛得了白内障,所以就需要有个人来照顾她,可是谁来照顾她呢?
“四个闺女两儿子,我也该享享清福了”老太太自己心里这么想着,一时觉得白内障带来的不方便也没那么恐惧和难过了。
老太太平时是住在大儿子家的,她原本的大宅院,分了两家,一家是现在的二儿子住,一家是给了大 儿子家的大孙子结婚用了。
逢年过节的时候四个闺女走娘家,免不了大包小包的带一些好吃的给老太太,在二儿媳看来,这些东西都给了老大家。平时老太太编筐那么能干,挣的钱都给老大家花了。甚至还帮着老大媳妇看外孙… …
日积月累的情绪变成了积怨,使得老大老二家老死不相往来。老太太多少是为以前没能给自己找个小宅院住而后悔的,虽是儿子家,也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听闻老太太得了白内障,四个闺女赶来商议老太太眼睛的事。闺女们还是偏向于给老太太做白内障手术。
“谁想给做谁做,反正我们不同意做。”大儿子和儿媳的态度很坚决。
一场没有二儿子参加的议事,最后还是遵从了大儿子的意见,药物治疗不做白内障手术。
“那我现在看不清楚照顾不了自己怎么办呢?”老太太试探性地问道。
“我们天天忙着加工厂的事,还要帮忙照顾小外孙女,反正是没功夫天天陪着老太太。”大儿媳抢先说道。
“我也天天在市里给儿子看孩子,要是陪娘的话也不是很方便。”二闺女说道。
“是的是的,我也得看孙子,再说我跟儿媳妇住一起也不方便。”四闺女也赶忙诉说不便。
“我家倒是没事,外孙女虽然经常去,挤一挤还是能住得下的。”三闺女说道,然后又补充:“娘岁数大了,就怕~”
“谁家都不能去,都有小的不方便,就去我家,我家没事。”大闺女向所有人说道,“她要是有点什么情况,我也能看出来,毕竟之前照顾过岁数大的。”
似乎所有人松了口气。老太太什么也没说。
就这样老太太跟着大闺女去了她家。
后来因为村里一件公事,需要所有人都回村。于是姊妹几个又聚到了一起。
大闺女开始说老太太各种不省心,老太太不高兴了:“天天凶我跟凶小孩子似的,我不在你家住了,我轮流住。”老太太终于还是说出了她的心声。
几个子女都没得说了,毕竟老太太说出了她的意愿,总不能反驳回去。都说着住住看吧。于是定了规矩一家住十天。
四闺女家第一站,四闺女可以好吃好喝的伺候。其他就是各种嫌弃,脏,耳背说什么也听不见,啥事还都想打听,懒得跟老太太说,像个小孩子走哪跟哪,不能脱离她的视线范围。
二闺女家第二站,二闺女还要照顾带病的老公,一屋三人,她的照顾俩,还都不省心,虽生活照顾上还算尽心,但一张脸天天看着也没个好心情。
大儿子家第三站,老太太饭不会单做,爱吃吃不爱吃算。“整天别人都在忙,就你一个吃闲饭的,别那么事事儿,管你就不错了!”大儿媳训斥道。
老太太一直担心难进二儿子家的,出乎意料的二儿媳这次居然同意了。住了十天,给口吃的,给张床睡,老太太就很知足了。
三闺女家第五站,三闺女家整天跟战场似的,女儿攀女婿,女婿攀老丈人,一家子人比懒,唯独一个三闺女挣钱,一大家子花。老太太天天看着这样的情景,以至于消化不良,吓坏了一家老小。
大闺女家第六站,还是跟没轮流之前一样,我管你你就的听我的,我凶你就得听着。
两个月一家一轮换,老太太轮到第二轮的时候,精神状态明显差于第一次~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养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或许我们年轻的一代并没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这一想法,可当我们终将变老的时候,却被子女嫌弃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给现在的自己敲个警钟,尊重才是最好的孝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