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两只猫,一只叫球球,美短虎斑,一岁左右带回来的;另一只叫跳跳,长毛三花,五个月左右带回来的。两只猫的名字都是我根据对它们的第一印象起的。
两只猫的性格迥然不同。球球性格比较温和,不管我怎么撸他,他都不会生气,最多伸出他的手对我笔画几下,连爪子都不会漏出来;但他十分高冷,亲切而不亲人。他不喜欢离人太近,不喜欢被抱,几乎也不会叫,我曾一度觉得他是个哑巴。我和他的关系更像是合租室友。他饿了,就去饭盘前小啄几口;如果刚好没有吃的,就又直径回去了,即使饿着,也不会冲我叫两声。他可能会在餐厅的玻璃门前张望外面的世界,也可能是在卧室的窗台上向往外面的小鸟。他总是忧郁地看着外面,甚至让我想要给他自由;但其实他的胆子非常小,自己根本不敢出门。我也曾像网上教的那样,不给他吃,把他关起来……可他,即使一天不吃饭,似乎也感觉不到饿,依然不会讨好我,甚至是朝我叫几声都没有,最终还是我败下阵来。直到现在我都很疑惑,在他的世界里到底知不知道是我在替他的衣食住行买单,知不知道我才是他的主子?
小三花喜欢撒娇,甚至有点聒噪,特别是我躺在床上时,她会跑到我胸前,又是蹭,又是叫,让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手机来安抚她;晚上,她还要挨着人睡觉。我一吃东西,她就会凑过来,急切地让我给他吃,而且她确实是什么都要尝两口,不吃了就叼着食物到处玩。我唤她,她一般都会喵喵跑着来;要是饿了,或者想吃什么,又是对着我一阵喵喵直叫。但她也有缺点,和我玩的时候不知道轻重,我经常会被她误伤。
两只猫一起养时,更会觉得他们有多么的不同。下班回家,我会强行抱一抱球球,这时候跳跳就会在我的旁边抓球球的尾巴玩,一点点地激怒他;而我抱跳跳的时候,球球就会走得远远地,有时候似乎是在可怜巴巴地看着我们,有时候就直接去玩自己的了。做饭的时候,跳跳总喜欢在厨房门边蹲着,时刻注意我手中拿的东西。我觉得她应该是很想吃,看她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不得不把罐头打开给她吃。球球是“老大”,因为怕他孤单,我才带回来了跳跳,所以每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都会先给球球,以免他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我拿着罐头准备给他们时,跳跳在旁边已经焦急地来回窜,嘴里还要不停地叫唤,可球球就知道呆呆地坐那里,望着你,似乎哪怕我中途反悔,不给他吃也无所谓。当我拿着他们同样爱吃的猫条,怎么呼唤球球,他都没有反应,他总是在跳跳吃得高兴得嗷嗷直叫时才出来。他就是这样,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吃吃喝喝于他而言都是无所谓的庸俗之事,他只是时常忧郁,向往着自由和外面的世界。这样下来,我总会萌生想要把球球赶出家门的冲动。
我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小跳跳,球球大概率是吃不到好的,因为它自己不会要。他就是这样不温不火,似乎无欲无求的。有时候我真想给他自由,不然我可能会一时因为他是“老大”,总是好吃好喝让他先来;但也总会有一天,我会因为他的不主动,不争取而放弃偏袒他。就是那一刻,我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生活中,工作中,我习惯了通过正规的考试或者类似的组织行动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我很反感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地抢,去表达我的渴望,因为我觉得要兼顾和周围人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抢东西”的样子太难看,我拉不下脸。可是我知道,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我心中意愿:分配之前都要数个1,2,3,大家才开始抢。
曾经我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都有自己对待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所以应该包容所有的不同,就像那些不争不抢的人,即使有可能这是为了避免没有得到而尴尬的一种方式。但直到我养的猫这样我才真正意识到,这种人有多可恶,多让人着急,用鲁迅先生的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再适合不过。如果连自己都不表现出来对那个事物的喜欢和渴望,也不努力去争取,那么有谁会知道你心中所想,又有谁一定有义务必须要照顾到你!这个社会的优质资源本就稀缺,没有任何人会时刻注意到你的情绪并为你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