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刻我喉部疼痛时,我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觉得你懒散不干净而产生分歧,我意识到我的好多观念应该去调整了,而不完全是你的问题。不能因为自己的规则毁了一家人的幸福,对孩子和你造成伤害。
“无分别心”佛教的很多用语令我充满感恩和深感神奇,有时自己体验到某个点,就会想某句佛教用语,诸如:定能生慧、心平气和之类的。
我给孩子生气时,我知道是因为自己底层信念里那种无价值感被激活了。这是树根、是源头,需要重新建构,而不是任由它牵制。所以,好好面对自己的内心变得格外重要,去审视它们的所思所想,那一整个过程,需要你用心若镜。心,变得格外清静,方可看得清清楚楚。
打破重建自己的内在解释系统、以及认知。这里面也包含了文化对人的建构。这很重要。比如公公,张哥对待事物的平衡心态,令我很有启发,我们的内心认知里有个想法或者念头总是被挂住,于是产生情绪了,紧接着行为开始产生,这是一串连锁反应。
情绪升起是因为某种信念阻碍了,于是身体感受到阻碍,生病了。今天感到咽喉疼,因为我和老公的冲突,现在觉得可不可以自己不在小事上较真,让彼此做自己。疾病其实是生病了的认知,一个信念堵在喉口,于是感到疼痛。需要调整它们,而不是简单的喝水去解决。调整自己的观点、信念,让自己变得柔软无争,接纳与体谅。
那一天,我看到伴侣换鱼缸里的水,撒到地上,我竟然也没有什么反应。走过去用拖把拖了下就结束了。后来意识到其实是很小的事情,情绪升起是种能量浪费。让那些念头在身心里顺畅的滑行,不留下什么痕迹。所谓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实也是信念在起作用,用无我去自我观察。在这里不试图证明自己。全然的爱自己,接纳自己。
那天晚上,我问伴侣:我如何才能让你做更自由更真实的自己?这听起来是冒险的行为,但那一刻,我是真有这样的想法,希望他能够放松的做自己。从理性层面讲,一个人想怎样,不是由你决定的,你也是无法控制的。你要做的,其实是放松,爱自己爱对方,任由一切顺其自然的进。
希望我在关系中领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