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聋耳鸣。沿耳周灸上。听宫、听会、耳门、翳风。常灸肾经穴位。
根据耳鸣声音描述,肝、心、胃有火。去火穴位可以灸灸。
视情况每次灸一到三柱,每周五到六天。
二、膝关节疼痛。重灸压痛点。(其中委中穴位皮肤薄,可每次拍淤青再灸一柱,每周两三次)
视情况每次灸一到三柱,每周五到六天。
三、肩关节疼痛。重灸压痛点。大椎和天宗梅花灸。
视情况每次灸一到三柱,每周五到六天。
四、脚底(五脏六腑反射区)灸。内踝骨周围为肾经穴位,太溪、照海等。每次一柱,每周五到六天。
1.内外踝骨及周围;
2.足底(五脏六腑反射区);
3.脚面太冲,行间,疏肝理气。
艾灸前期从脚底开始,引火下行,减少排病。
五、整背每周两次,每次一柱。
六、尺寸图及注意事项如下:
1.尺寸图是以施灸者的手指尺寸为准,图中显示的是艾柱间的距离。
2.每次灸完摸摸底座,冷了再拔掉,这时候湿气在被拔出来。拔掉底座后要擦干净印痕,以免湿气再返回身体。
3.对于容易碰到的地方要戴上保护套,以免不注意碰到烫到。
4.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灸后注意保暖,杜绝生冷的食物和水。
5.艾灸一般顺序为:先后背再前面,先上后下,先头身后四肢。从左到右顺序,从健侧到病侧顺序,如顺序冲突按后者。病情轻只做一组,病情重则做三组。
6.建议从脚底开始,引火下行,减少排病。
7.后溪、手上颈椎穴位可按揉后艾灸。后溪穴位不好按揉,可以顶着桌角揉。
8.疼痛类疾病铺灸效果很好,每次最好灸二到三次效果好。
祝早日康复
skye艾随行
201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