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孩子才会听

今天继续读李中莹《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一书,读书笔记及感悟如下。

当家长接受了,“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正确地思考,从而做正确的决定,正确的事,比听话更重要”,孩子反而会更听话。

在生活中,家长难免还是会对孩子发出很多指令,要求孩子遵从,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效果会比较好,能让孩子接受呢?

1、发出指令要明确而简洁

A、用正面词语,这样的语句一般没有“不”字。

如“不要到处乱走!”对孩子基本没有推动力,而“走过来坐在我身旁”,就清晰易做了。

B、清楚明确,即给出实际可以做得到的行为指令。如“不要太过份”,孩子往往不会很明白,而“拿了自己吃得下的就返回座位。”便清晰易做。

C、一次一件事,用字不超过15个字,简单易记。指令只发出一次最为有效,发出时应确保孩子正在聆听。

2、有效地警告

有效地警告应该是清楚、明确、简短的,如“如果...,你将会....。”

警告也应该只发出1次,让孩子最终学会遵从“只说1次”的指令。开始时孩子会沿用过去抗拒的态度,家长可以从1数到5,若孩子仍未听命,家长应该实行定下的惩罚。

3、适度地奖惩

家长可以进步了的孩子,在“喜欢的活动清单”上挑选一项作为奖励。

若孩子坚持抗拒的态度,家长不应与孩子进行谈判或做出妥协,而应直接对孩子实施预先定下的惩罚。

惩罚无须重大,轻重即可,目的只是教导孩子明白他应该听话。轻微的惩罚但坚决地使用,会比重的惩罚更有效果。

4、掌握原则

A、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发出指令或实行惩罚。

B、孩子在10-12岁之后, 会尝试一些不同的方法处理生活里的事,是成长过程中自立、独立必然出现的。家长要能理解,孩子越大,越不喜欢接受太多的指令。

C、孩子抗命的习惯,往往婴儿时代便已建立,并非一下子能改变,家长要有耐性,提醒自己坚持。

D、家长自我反省是否有自己不注意的地方。

E、惩罚完了,事情便结束,家长不应旧事重提。

5、统计效果

可做统计表,让孩子看自己是否有在进步,如有进步,可以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清单里,挑选礼物作为奖励。

Joyceli

2020022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一天 我看见你从昨天倾斜到今天 从撕破的一角漫入 我从墙面走过,从楼底到楼顶 没有感觉到重力的阻滞 破碎的,大团...
    先冷阅读 2,118评论 2 2
  • 或许是对身边的人和事感到不满,又或许是厌倦了固有的生活常态,让我有了个家人朋友看来几近疯狂的念头——搭车去拉萨 "...
    冉啊让阅读 2,593评论 0 1
  • 在这昏暗的楼层里 我看到了垃圾 手不知碰到哪里 净是灰尘 那是谁家的猫 在走廊串来串去 我如同无魂的行人走着 猫看...
    幻城彡小孩无爱阅读 1,430评论 5 6
  • 小时候,你一哭 就什么都有了 长大了,你一哭 心就碎了 不惑之年,你不再哭泣 没有人再相信眼泪,包括你自己
    阿磊_6812阅读 2,454评论 1 3
  • 昨晚的床特别舒服,睡得虽然时间不长,质量特别好,一早起床来到大雁塔北广场。 凳子上的早餐,白酒可没敢喝。 玄奘法师...
    轻松_无量阅读 4,871评论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