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是否有资格位列十二虎?(三国风云)

/小关平

目录:

第一章:勇不及甘宁、凌统、潘璋?

第二章:并未显赫到必须立传?

第三章:没当上濡须督?

第四章:是否可为万人督?

第五章:江东将相如此!

第六章:被陆机遗漏?

第七章:总结

————

有幸读了罗肇前的《三国征战史》,对其若干历史事件的疑点分析深为敬服,但他也有许多见解语出惊人,比如对董卓、麴义等人的军事能力评价过高。

本文暂不争论那些问题,就谈谈他的其中一个观点:“徐盛的战功、资历不能与其他十一位将领并列为东吴的虎臣,甚至不应该立传”

首先陈述一下罗肇前书中的原文:

“吴国的徐盛,勇不及甘宁、凌统、潘璋,亦未像陈武、董袭那样死于国事,官至安东将军,在吕范督率下指挥一师将士,并未显赫到必须立传。被陈寿立传的吴国元勋中,除徐盛之外,都在陆机的《辩亡论》中提及。徐盛之立传,在于孙权受曹丕册封时,徐盛在魏国使者面前忿愤顾谓同列,并且大哭。其人获得立传资格,总须有个特殊原因。”

 对此看法我深表不服,据史分析如下。

 ————

1、勇不及甘宁、凌统、潘璋?

【(徐盛)遭乱,客居吴,以勇气闻。孙权统事,以为别部司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长,拒黄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余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三国志·徐盛传》

陈寿已经明确写出:徐盛最初以勇气闻于当世。以一百多人“大破”黄祖军数千人的战绩足可证明徐盛的勇武。此战徐盛主要运用的是战术,但个人勇武依然会为指挥作战的锦上添花,这一点可参考张辽八百勇士大战合肥。

另《徐州先贤赞》记载:“(徐盛)以敦直、勇气闻。魏王出濡须,孙权每选出战者,盛常在前。

后文会说到,徐盛之勇在濡须口之战的数年间达到巅峰。

至于罗肇前所说的“武不及甘宁、凌统、潘璋”等语句,我认为稍有不妥,历史上不像小说里写明多少回合分出胜负,本就不好评判武力高低,主要还是看将领作战时的勇烈程度。

从记载来看,徐盛未必比甘宁、凌统、周泰武艺高强,但至少也是十二虎中的平均水平,大致与潘璋、陈武、董袭相近。

 ————

2、并未显赫到必须立传?

至于说到徐盛的功业,先看其官拜何职。

公元222年洞口之战,徐盛在吕范的统领下打败魏军后,“迁安东将军,封芜湖侯。黄武中卒。”

他的最终官职是安东将军,此为“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

和同时期的“右将军”潘璋、“奋武将军”朱桓相比,徐盛的职位并不算低。

因为史籍只记载徐盛于黄武中年去世,没有详记是哪一年,所以我们可以推算他死于224年到225年左右(吴黄武纪年的中间两年),不像朱桓、全琮、朱然、丁奉等将之后还有很多立功机会,或是逢孙权称帝等大事,可以加官进爵。徐盛的生命终结于此,故而无法晋升。

所以仅从“官至安东将军”来评价徐盛的地位,也是不可取的。如此来论的话,周瑜最终只是汉帝国的偏将军。

————

3、没当上濡须督?

作为抵御魏国进攻的防守堡垒,同时也是北上中原的重要据点,濡须口是吴国重要的战略位置,其来源于吕蒙的建议:

“(吕蒙)后从权拒曹公于濡须,数近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孙权与曹操对峙于此,使曹操不战自退,此处的督帅需有较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并懂得水陆作战。此时周瑜已死,吕蒙又担任三军统帅,不可抽身,孙权只好从其他将领中挑选。

孙权先是选了蒋钦。此人和吕蒙一样,曾在孙权的教诲下发奋读书,和吕蒙的战略思想也基本一致,濡须坞本是吕蒙的提议,所以孙权将此重担交给了蒋钦。

当时徐盛认为能力超过蒋钦,对其位居己上不服,而且二人曾有过节,徐盛因此忧心忡忡,害怕蒋钦记仇,但蒋钦器量很大,常在孙权面前称赞徐盛的才能:

“(徐盛)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孙权也听蒋钦之言,对徐盛另眼相看,于是有了前文的“魏王出濡须,孙权每选出战者,盛常在前。”而蒋钦的宽仁大度也使徐盛深感惭愧,二人如周瑜、程普故事,戏剧性地化敌为友。

两年之后,孙权又任命曾经奋勇保护自己的周泰接任了濡须督的职位。论军事指挥能力,徐盛、朱然都在周泰之上,所以徐盛和朱然再次表示不满,直到孙权让周泰当众脱衣验伤,看到周幼平遍体疮痍,众将才心悦诚服。

蒋钦和周泰投奔东吴较早。作为年轻人,徐盛对二人由不服到敬佩,立志要学蒋钦的风度和周泰的忠勇。

《三国志》记载:“曹公出濡须,从权御之。魏尝大出横江,盛与诸将俱赴讨。时乘蒙冲,遇迅风,船落敌岸下,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权大壮之。

徐盛虽未如愿担任濡须督,却成为了孙权北伐时不可或缺的猛将。

 ————

4、是否可为万人督?

到底徐盛战绩如何?为什么不被罗肇前看重?

《三国志》中徐盛的履历较为简略,主要就是以下七条:

1、【守柴桑长,拒黄祖。祖子射,尝率数千人下攻盛。盛时吏士不满二百,与相拒击,伤射吏士千余人。已乃开门出战,大破之。射遂绝迹不复为寇。】

打败黄射,前面已经说过,徐盛依靠战法以少胜多。

2、【复讨临城南阿山贼有功,徙中郎将,督校兵。】

讨伐山贼,这是吴国将领的必修课,并不稀奇。

3、【曹公出濡须,从权御之。魏尝大出横江,盛与诸将俱赴讨。时乘蒙冲,遇迅风,船落敌岸下。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权大壮之。】

此为夺人眼球的一次作战,完全可以验证蒋钦对其“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的评价。不是非要像董袭那样死于国事才可以列传,此战徐盛能够“不死”反显其优胜之处。

4、【二十年,(贺齐)从权征合肥。时城中出战,徐盛被创失矛,齐引兵拒击,得盛所失。】

合肥之战是非常惨烈的一仗,陈武随董袭之后战死沙场,徐盛也因战负伤。

5、【刘备次西陵,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

在陆逊麾下打败刘备,没有太多亮点。

6、【曹休出洞口,盛与吕范、全琮渡江拒守。遭大风,船人多丧,盛收余兵,与休夹江。休使兵将就船攻盛,盛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各引军退。】

这是罗肇前所说的“(徐盛)在吕范督率下指挥一师将士”的一战,在己方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徐盛能够死力坚守,防止敌军突入,“以少御多,敌不能克”,其实是徐盛的又一经典战例。

7、【后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诸将以为无益,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诸将乃伏。

最后一次智退曹丕,是徐盛的巅峰之战,用的是“假楼退敌”之计。这个“薄落”就是“藩篱”,辞海中的解释是“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在围栅外面设置假楼,再加上浮船为饵,“弥漫数百里”,将来势汹汹的魏主曹丕吓退,让人不禁想起赤壁之战的公瑾、孔明。

而且当时诸将以为无益,纷纷劝谏,徐盛坚持己见,力排众议,最终以智退敌,大获全胜,这又很像夷陵之战的陆逊。

这些都是经验积累的成果,徐盛耳濡目染周瑜、吕蒙、陆逊等统帅行军指挥这么多年,大有长益,在关键时刻活学活用,无愧于蒋钦所称的“万人督”。

万人督不单单是指可以统领万人的意思,还有可以率领这万人行军作战、进可攻、退可守的克敌制胜之道。

从能力上来看,徐盛其实强于同一批的潘璋、丁奉。

注:按照投奔东吴的时间和派别,我把江东十二虎大致分为四个批次:

1孙坚时代的程普、黄盖、韩当;

2孙策时代的蒋钦、周泰、陈武;

3孙权前期的董袭、甘宁、凌统

4孙权后期的徐盛、潘璋、丁奉

在《演义》中,作者更是丰富了此战的情节,将224年9月的广陵之战(徐盛指挥)和225年10月的广陵之战(孙韶指挥)融合成一场大战,人物刻画极其出色(徐盛、孙韶),战争和智斗场面也写得惟妙惟肖,最后还加上了“丁奉射死张辽,曹丕险些被擒” 的艺术想象,算是报了孙权的逍遥津之仇。

这一章的激烈程度甚于之后的石亭之战,我年少时初读此段,还以为徐盛是继周、鲁、吕、陆之后的第五任大都督!

————

5、江东将相如此!

这句话出自魏使邢贞的口中。

《徐盛传》写道:【及权为魏称藩,魏使邢贞拜权为吴王。权出都亭候贞,贞有骄色,张昭既怒,而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谓其旅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罗肇前认为徐盛之所以可以位列“江东十二虎”,主要就是依靠这一番义胆忠言。

从徐盛对蒋钦、周泰由不服到敬佩可以看出,徐盛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对旁人不满时,怒形于色,性格大开大合。和周瑜程普、甘宁凌统相比,蒋钦徐盛也算得上一对欢喜冤家。

在孙权向魏称降的事件中,“张昭既怒,而盛忿愤”,面对邢贞的“骄色”,徐盛表现出他的一贯作风,回顾同僚,忿恨交加,言辞壮烈,涕泣横流,极富激情,让魏使看到了江东将相的忠烈胆色。

徐盛智退魏船也好,怒叱魏使也罢,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就是让曹丕不敢再小觑南方,而徐盛算是第一功臣。

————

6、被陆机遗漏?

至于罗肇前所说“被陈寿立传的吴国元勋中,除徐盛之外,都在陆机的《辩亡论》中提及。”,我认为也并非如此。

《辩亡论》:【於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作股肱;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声名光国,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奉使则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术数则吴范、赵达以禨祥协德,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骆统、刘基强谏以补过,谋无遗諝,举不失策。】

陆机撰写此文,确实文笔恣肆,潇洒妙绝。他想写出孙氏父子兄弟善于求贤用人,使得东吴“异人辐辏,猛士如林”的兴盛场面,故能“与天下争衡”。但他不是在记功劳簿,非要把所有建立功勋的武将全部罗列出来。

他更多的还是想写出不同特点的人物,比如性情风雅的诸葛瑾、步骘,比如杀身以卫主的董袭、陈武。

我之前说了,合肥和濡须之战,陈武、董袭死于国事,确实伤感壮烈,但这两战徐盛的勇烈程度绝不在陈、董之下,只是天佑文向,他的“不死”反显其能:

《董袭传》:【曹公出濡须,(董)袭从权赴之,使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五搂船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袭出。袭怒曰:“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 于是莫敢干。其夜船败,袭死。

《徐盛传》:【曹公出濡须,从权御之。魏尝大出横江,(徐)盛与诸将俱赴讨。时乘蒙冲,遇迅风,船落敌岸下。(董袭沉江)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权大壮之。

《陈武传》:【建安二十年,(陈武)从击合肥,奋命战死。】

《贺齐传》:【二十年,(贺齐)从权征合肥。(陈武阵亡)时城中出战,徐盛被创失矛,齐引兵拒击,得盛所失。】

————

△总结:

纵观徐盛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从偏将做起,数立战功逐渐成为东吴政权的顶梁柱,武可征战沙场、迎风而上,胆略平欺众将;智可出谋划策、假楼退敌,谋略不逊群臣。

一个“忠”字贯穿始末,在军队最危难的时候不屈不挠,在国家受屈辱的时候起身反抗,不愧为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名将。

虽然也曾和同僚有过矛盾,但最终都化敌为友,携手共进,破蜀退魏,毫无惧色。

依我看,徐盛不仅有资格位列十二虎将之中,而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至于“江东十二虎臣”究竟能不能按统帅或武力排个名次,这还有待读者讨论。因为喜欢徐文向,在看到有作者怀疑他的能力后有所感慨,故撰此文。


2010‎年‎10‎月‎23‎日初稿  2018/1/31修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640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5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011评论 0 35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55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74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10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57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17评论 1 31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9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21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5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54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3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54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24评论 3 37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7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
    JACKNPC阅读 37,834评论 2 12
  • 一、前 言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蜀将关羽于先主刘备在沔阳称汉中王后,亲...
    沧一海一声笑阅读 4,765评论 3 5
  • 主题 1-1 走最高价值路径,做最有价值玩家 怎样玩死自己 工作不是自己原先所规划的那样 迷茫—尝试—收获不多—惶...
    Emma456阅读 276评论 0 0
  • 协作模式复盘,上周日尝试了新的协作模式,下面总结下整个过程,包括其中发现的问题及经验。 首先,介绍下这次协作模式尝...
    正经小草阅读 412评论 0 0
  • 从容走好脚下路,没人能搅你的局。 踏实地走好自己脚下的路,用一颗从容的心去看沿途的风景,才是生活的真谛。人生短暂,...
    xcy无名阅读 2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