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火了。
地摊经济,其实让我感觉有些遥远。所有和经济相关的话题我都有些本能地回避,感觉它们背后有好些操盘手,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与我这平常百姓无关。可是不知为什么拿掉“经济”,看着“地摊”,我突然就感觉到一股暖流涌起,打开了话匣子。看来我还是更喜欢烟火气。
小时候住在市中心离车站不远的地方,临近车站有一条茅草街,街如其名,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地方。明明家家都有门面,可是就像裤带遮不住大腹便便,每家的东西多得一定会溢出门面,摊上一地。卖生活用品的,每平方厘米的空间都被塞满,五颜六色的盆盆罐罐像叠罗汉一样被垒起,只需给看店大叔一点时间,他总能像变魔术一样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每次路过卖中药百草的铺子,老远就能闻到浓郁的深山老林的腐朽气息,打个寒战,然后飞一般地逃开;经过卖时尚衣饰的小店时,我都会脸红心跳得瞅瞅小热裤或者迷你裙,然后赶快把眼光拿开,生怕被人评论说是“只想着打扮”的小姑娘;让我最留恋忘返的是顺溜排过去的麻辣烫铺子,一打一打丰富的食材,管你是什么味,从鲜红的烫锅里滚上一遭,都会变成一个味道,大写的辣味!而早已熟络的掌柜阿姨也常常给我这个老顾客特别优惠,两颗小鹌鹑蛋,一块豆皮,如此之类,却可以让我对每次麻辣烫之旅又多了十分的期待!
后来高中去了更大的城市,居住区虽然没有地铺,但是市中心逛街的地方,无论何种大厦建得多么光鲜亮丽,拐个弯,总能看到地铺和街边小摊。随着夜幕的降临,这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昏黄的小小的摇晃跳跃的灯光,让摆摊人和路人生动。
和大部分80后和90后的这一代相同,我唯一一次的摆摊经历,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清出考雅思,学法语的书,带不走的衣饰,记不清来源的礼物。在食堂前面铺上不用的床单,然后拿上一本好书,在摊子前坐下来。现在想起来觉得有些好笑,完全的业余摆摊人。摊子也很正常地不温不火,但也有些小小的成交量。有一天,一个在食堂打工的师傅推着自行车路过,突然就不走了,直愣愣地盯着我摊子上的一个雪人音乐盒。
我抬起头,问,“要买吗大叔?”
“多少钱”?
“十元”。
“五元行吗”?
”五元不卖“。
我低下头又准备沉浸到书中,眼光都还没有定格,突然看到大叔的手,像找食的秃鹰,一把掠过雪人,一边扔下5元说道,”就5元吧!“,然后骑车而去。这和强盗做生意呢!我气打不一处来,拿上钱,就追过去,没两步就追到了。大叔还是紧紧地抓着雪人,说道,”我家孩子就快过生日了,一直想要个音乐盒,但是商店里的都好贵,能便宜卖了吗?”。看着大叔简陋的衣服和提到孩子突然温柔下来的眼光,我突然就失去了大声呵斥的心情。我还给他5元钱,说,“就送给你吧”。他连声道谢,目送我走回地摊。旁边的同学看到全程,提醒道,”你不怕他骗你吗?“ 一想也是,的确有这个可能。可是后悔已晚,那不如去相信他,相信那个雪人音乐盒,能把曾经带给我的惊喜,再带给另一个孩子。
后来来到法国,欣喜得发现了集市和food market的存在。集市散落在巴黎各处的广场和小巷,里面有各种农产品,比如自制的奶酪,蜂蜜,果汁,鲜艳欲滴的蔬菜水果;还有海鲜铺子,甜点铺子等等,应有尽有;也时不时有二手市场,陈旧的画框,古铜色的水果盘,红木雕花的壁橱,洛可可风格的扶手椅,真的以为是古典派画作里的摆设挨个来报道!虽然这些流动的集市并不是一直存在,每周也就是一两次,但是碰到集市的日子,每每经过,我的目光就会变成一张贪婪的大嘴,狼吞虎咽得收尽这玲琅满目的一切。
还有有一次在日本旅行,游上野公园,本来逛完美术馆,已经不早,可正是樱花时节,乱花迷眼,于是贪念地进入了一个精致的花园。从花园的后门出来时,天色已晚,城市还在好远的河对岸,肚子却开始咕咕叫了。没走几步,发现有一条伸到河中央的小道,冉冉炊烟升起,再走近,看到一排排打亮自家招牌的灯笼。太棒了,是一个小吃市场!三月的河风还是有点冰冷,但是我的双手,却被烤得金黄的章鱼小丸子隔着塑料包装,暖得热呼呼的。吃完小丸子,包装盒就随手扔到了每个商贩自带的垃圾袋中。
两年前春节回家,发现茅草街大变样了,因为小城在申请卫生文明城市,所有的摊子都不再允许在外面摆出了。街道没有地摊的挤占,宽敞了很多,大大的灯笼悬挂在原本被天线划分的天空,格外喜庆。可是,没有了那些麻辣烫,顶糕摊,生活日用的茅草街,我却真正感到人物皆非,我真正沦为故乡的客人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地摊和街边小摊带来的脏乱差的确存在,但更多要做的,是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取缔这种形式。比如,让线上摆地摊守则培训成为每个摆摊人取得营业执照必须的一步,让每个地摊商必须自带垃圾桶,合理划分摆地摊的区域和时间。也许地摊就能在便民暖民的同时,又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希望地摊这种形式一直能存在吧。高大上的店铺固然美,但是小商小贩,带着他们昏黄的地摊灯,没有钢筋混凝土的隔离,更容易把暖意送到你我的心中。
注:部分图片来自unsplash,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