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求安慰,求抱抱!

不知道是怎么的,一到晚上就不敢打开朋友圈,满屏都是孤单寂寞冷,酒肉穿肠过,其间还穿插着加班的苦逼图文。好像不说一点什么,就觉得被世界遗忘,求安慰,求抱抱!

这是空虚,典型的现代病。

为什么我们会沦落到这种自卑自怜的境地呢?

一直很喜欢一个词,活法,觉得这种说法特别高级,特别有质感。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生来到这个世上,活到20岁、30岁、40岁…… 然后结婚,拥有再给予一个新生命活的权力。这很容易,不需要特别的聪明才智,但也不是谁都能过好这一生的。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会进入学校,接受通识教育,学习一样的科学文化知识,参加一样的考试,用同一把标尺衡量出智力的高中低档。就像曾经写过的漫画作文一样,一个个奇形怪状的人进入到学校的大机器里面,然后“咚咚咚”的掉出一个个打着这所学校的罐头,然后装箱运往社会这个超级大卖场。

是的,我们不愿意成为这样的罐头,所以我们反抗这样的制度。

躲去厕所吸烟,偷偷翻墙逃课,烫发化妆谈恋爱,凡是学校明令禁止的事情,我们都去干,而且还是争先恐后的去干。端详着我们干过的这些事情,骄傲的和小伙伴得瑟每一次成功的感受,唾沫星子都说出来了也不过是在宣扬一些形式上的反叛。

此时,第一个分水岭出现了。有人喜欢上这种直接的冲突刺激,付出和受益的间隔短,见效快。与此同时,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反叛真无聊,受批评引起学校注意了,然后呢?

想要彻底反对一种制度,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成为制定这个制度的人。

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呢?去了解更多主流社会的规则,去学习,去深造,去读更多的书,去见更多人,去看更多的活法,去追求更深层次的自由意志。

然而,懂得的越多,看透的越多,身边的同行者就越少。

我们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没人懂你在做什么,没人看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做,也没有人听你解释你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憋屈,想要找一个发泄的渠道。

喝酒吧,麻痹自己的神经,不要去深究事情的原委,地球离了你依旧会转,今朝有酒今朝醉,管那么多的干嘛?人生苦短,越睡越晚。宿醉一天不错,宿醉两天还行,宿醉十天半月,身体敲警钟了。躺在病床上挂着点滴,又开始在想,我读那么多书,有那么大的抱负,怎么还会落到如此田地,不甘心啊!

谈恋爱吧,毕竟这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情,找个人说说话也是好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依附的体验、相互的理解和接受却是那么难。然而枕边人始终成为不了心上人,每一次的动心恋爱似乎都成为下一次动心恋爱的预演。每一次的怦然心动到心如止水,都从不一样的视角告诉自己,这样的伴侣特质不适合我。

于是,第二个分水岭出现了。

“将错就错吧,虽然不是90分,60分我也很满意了。我输不起了,我等不起了,我来不及了……”

“如果每个人都理解我,我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一是在生死面前,二是在大难跟前,三是在低落当前。这些时刻都提供了一个相对超脱的环境,营造出一个专注思考三大哲学难题的超有仪式感的氛围。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将到哪儿去?

必须得明白,我们生而孤独,死亦孤独。躯体的相遇和触碰不能排解这种孤独,因为孤独感是来源于灵魂深处的,是来源于长期形成的认知体系的,是来源于原生家庭和个人愿景的。

在从孤独中来,到从孤独中去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尽一生的力气让孤独感发生质的变化。

开始的孤独是身体的,源自于生理安全。

结束的孤独是灵魂的,源自于自我实现。

世界文明大多发源于河谷,因为那里水草肥美,可安居乐业。大灾大难到来的时候,有人吹响号角,带着族人战斗。于是就有了部落,有了国家,有了统治与统治,剥削与被剥削。在华夏平原上,却有一群不属于统治阶层的人吹响了号角,翻开了新中国的篇章。这群人就是那个时代的边缘人。

明白所处的环境,懂得发展的道理,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拥有去创造新未来的勇气,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这就是边缘人。

边缘人必定是孤独的,因为同盟是站在各个金字塔之巅的,九万英尺之上的,数量很少以至于彼此很难遇到。

边缘人一定是忙碌的,因为ta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任务目标可以把每一分钟去填满,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别的。

边缘人肯定是博学的,因为拘泥于一个圈子就不可能看见旁边的院子,唯有扩宽精神世界才能找到灵魂的归处。

只有被质疑才有去打破成见的勇气,只有当下显得叛逆才会在后世留名,只用大胆去试时间才会告诉你值不值。

当你求安慰、求抱抱的时候,不妨关掉微信微博,打开专注的app,设一个时限,静下心来想想:

“我为什么会这样?”

“我该怎样应对当下的状态?”

“对我而言,这是前进还是倒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