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研修课程终于学完了,10个继续教育学时到手。
在AI应用栏目闲逛了一会儿,发现央馆AI科学实验版块还挺好玩的,有帮助科学老师进行项目设计和实验实施的功能,其中还设置了一个科普剧创作栏目。随即让其设计一个讲解含羞草变化特点的科普绘本。
《奇妙的含羞草》科普剧剧本
主题:探索含羞草触碰后闭合的科学奥秘目标观众:小学高年级学生时长:一节课(约40分钟)
最后还贴心地送上了配套视觉设计建议(可用于绘本绘制)
1. 跨页对比图:左半边展示正常状态的含羞草(叶片舒展),右半边同一角度下触碰后的闭合形态,用箭头标注受力方向。2. 剖面示意图:分层解析叶柄内部的细胞结构,重点突出膨大的液泡和坚固的细胞壁,搭配简笔画风格的水分子动态路径。3. 互动翻翻页:设置可掀开的折页机关,揭开后显示微观视角下的水分流动过程,增强参与感。4. 实景照片区块:插入学生实地观察记录的照片空白框,鼓励动手实践并粘贴自己的发现。
此剧本通过拟人化角色、动手实验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植物生理学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且便于课堂实施。
怎么根据材料把科谱内容画图呢?
随手把这个设计丢给了豆包。
图片来了,真的很快!分分钟的事,堪比专业画师。
但作为绘本最好要有人物和对话来说明呀,继续让豆包完善。
比刚才完善很多,这里面水精灵还没出现呢,继续提要求:
你做得很好,请继续思考以下内容怎样用图片来表示。水分子精灵:(蹦跳出场)咕噜噜~我是住在叶子里的小水滴!当我快速移动时……(模拟液体晃动的动作)整个叶子就会折叠起来啦! 叶肉细胞卫士:(严肃地举起旗帜)注意!我的细胞壁像弹簧床垫,而液泡储存着膨压能量——当受到震动时,水分会瞬间重新分布!
是不是主要演员都登场了,比刚才又好很多,其实图片因为没有做比例要求和人物特征的一致性,还是略显粗糙,要继续优化。
如果想做成科谱小短片的话,就要让即梦AI把每张图片做成小视频,最后用剪映把它们合并在一起。那是另外一个人工智能要干的活了,其实它们的能力真的不能小觑。
最后再用扣子空间做一期博客来配合今天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