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黄家整理Helen。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践行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系统,并且与孩子在时间管理的道路上“同学同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通过“简书”的形式,对喜马拉雅上的《易效能亲子时间管理》音频课程进行分享和转述。今天是第8天,坐标北京。
今天我们要来分享一个话题:如何应对因为缺乏兴趣,还有时间安排太满所导致的拖拉磨蹭?
上一集里面我们讲了,对于那些动作不熟练、缺乏自信而导致拖拉磨蹭的孩子,父母要如何去帮助他们。这一集,我们来看看,对于那些缺乏兴趣,还有时间安排太满所导致的拖拉磨蹭,又该如何去应对呢?因为对于做的事情没有兴趣、不想做,所以做事情拖拖拉拉半天做不完,其实不光是孩子,就连成人也都是这样。
细心的家长们观察到,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往往会先做那些他喜欢的、简单的科目,把那些最不想做的放在最后。英语、数学做的都挺快,轮到最不喜欢的作文的时候,他就开始磨磨蹭蹭,半天都写不完。是不是有这样的现象呢?人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的时候,自然会专注,速度也会更快,所以对于缺乏兴趣而导致的拖拉磨蹭,咱们就得先回到根本上去解决意愿度的问题。
除了天生的热爱以外,兴趣还能来自于哪里呢?它可以来自于这种成功的体验!进步和成就感,就是兴趣最好的催化剂。丫丫老师记得在自己上初中的时候,刚开始历史成绩不太好,总觉得要去背那些枯燥的年份和人名,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儿了。后来班里来了一位漂亮的历史老师,她总是喜欢微笑着在课堂上点那些不爱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在这个老师的鼓励下,丫丫老师也开始尝试回答问题,特别享受回答正确的那种成就感。慢慢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那些曾经觉得看着就心烦的年份、数字,再后来就变得怎么看怎么顺眼了。要让一个孩子从没有兴趣,到发展出做这件事情的兴趣,就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慢慢的这些事情他就会越做越好。这个方法其实对于推动任何人的进步都是有效的。
成功这个词听起来有些大,但其实成功本身并没有大小之分。孩子微小的进步,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成功。父母要多去发现,去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由于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太迫切,总是习惯把关注点放在问题上面。做作业,做了30分钟爸爸妈妈都没看到,可是一走神就被看到了。写完一篇字找家长来签字,你可能会皱着眉头说:“怎么字儿就写成这样啊?”随着时间的积累,负面反馈越多,孩子的挫败感越强。对于这件事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了。所以呀,大家不要等到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时候才去鼓励。父母要学会拿着放大镜去找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缺点比以前好了一些,也是值得被鼓励!
记得在丫丫老师儿子刚开始写字的时候,字写得又慢又丑,乱七八糟,东倒西歪不说,还大小不一。每一次他拿来签字的时候,都会很沮丧的在旁边嘟囔说:“我就是写不好。”丫丫老师每次都瞪大眼睛,从他那一堆歪歪扭扭的字当中找出写的最好的来鼓励他:“诶,儿子,你觉得哪个字最满意呢?我觉得这个中字写的真好!嗯,这个朋字呢也写的不错,就是太胖,要是能给它减减肥呀就更好了!”听到丫丫老师这样说,本来垂头丧气的儿子一下子就凑了过来,和丫丫老师一起开始点评自己的作业。他说:“嗯,不光得减肥,这个子也太矮了,得让他长高点儿!”看着儿子开始欣然接受反馈,丫丫老师就开始启发他:“如果让你有机会可以改正,你会重新修改哪几个字呢?”“嗯,朋字写的又矮又胖,九字写的太小,还有王写的也不整齐。”儿子一边回应,一边动手擦掉了写的不好的字,一笔一划的重新写了一遍。虽然以成人的眼光,重写的字也称不上漂亮,但比起开始已经有了进步。更重要的事,儿子愿意纠正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这样的态度值得被鼓励。于是在他改完作业之后,丫丫老师又抓住机会好好表扬了他。因为常常用这样的方法去鼓励儿子,所以他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写好。虽然和班里那些上过写字班的同学没法比,但儿子十分享受他进步的这个过程。比起结果来说,孩子努力的过程更加值得被肯定,不是嘛?
当你的孩子书写也有困难,写字磨磨蹭蹭的时候,不要只看到他写的不好。哪怕有一个字儿写得认真,你也是可以鼓励孩子的。通过父母的反馈,赋予孩子成功的体验,虽然很微小,但积累起来也会使孩子有认真书写的动力。当你的孩子开始学写作文的时候,适当的引导孩子,让他写的更好,这样也可以帮助他得到一个更好的评价,孩子会很高兴。,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成功,会逐渐让孩子喜欢上写作文。这样的例子呢,大家举一反三的应用到生活当中,慢慢的你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作为父母,首先要学会对孩子进步和值得肯定的地方进行及时的鼓励。但有的时候光靠鼓励还不够,对于特别困难的事儿,一边鼓励,还得给予孩子一些辅助。帮助孩子减少困难,或者让事情变得稍微容易一些,也会使孩子容易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大家一直去帮助孩子。事实上你并不需要一直帮他,只是对于那些特别困难的挑战,可以先适当的予以帮助,再逐渐放手。我们可以从细微之处入手,帮助孩子一点一滴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一点点的累积兴趣、信心,逐渐孩子就会有了前进的动力。这内在的驱动力,它需要一点一点去体验、去培养。虽然激发动力的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一旦孩子们被激发,他的潜能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所以我认为,花时间在培养兴趣上面,对于那些因为提不起兴趣而拖拉磨蹭的孩子,算得上是一个治标又治本的好方子。
除了上面讲到的这种情况,也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以前的速度并不慢,但是发现他最近做作业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如果排除孩子本身的能力问题,那就要问问自己,是不是我们给孩子安排的任务太多了呢?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的,如果一个孩子从早到晚都面对的是各种作业还有任务,没有一点自由安排的时间,也会让孩子因为压力而导致拖延。所以我们要提前规划好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定量是关键。要让孩子提前了解今天的作业和任务有哪些,千万千万不要在他做完作业之后再临时增加新的任务。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反感,也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有些在教育上心太切的家长,看到孩子很快做完作业后,生怕孩子把时间浪费了,下意识的就会立刻给孩子补充一些内容:“儿子,再读两篇英语吧!再背一首唐诗!再练练字!……”总之,就是想让孩子再做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可是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心里就得出一个结论:反正做的快也不能玩儿,那我还不如慢慢做,还能在做的过程中喘口气儿。这样啊,孩子们的动作自然也就越来越慢了。所以在孩子们开始作业之前,约定好今天的任务,一定要定时定量,告诉孩子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完成,剩下的都是玩的时间。只有当孩子们尝到做得快的甜头,才能激励他们下次重复这样的行为。
好啦,关于拖拉磨蹭这个话题,我们一共是讲了四集。从下一集开始,我们要给大家讲讲关于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关系。如果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期待你能够给我一些评论,也希望你能够转发这篇文章给身边更多的朋友。当然了,如果你自己的时间管理也出现了问题,那么同步还需要学习成人时间管理的内容,欢迎回看前面关于《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的内容转述。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谢谢你的支持与陪伴!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变成一个理想父母的样子,跟孩子们一起开启专注、高效、有趣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