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讲到了秋高气爽,我们容易遇到“秋燥”烦扰。那么,当我们顺利地克服了秋燥,随着气温渐凉,人体开始觉得舒适起来,睡眠质量也好了,胃口也打开了,这个时候,秋天的另一个烦恼:“秋膘”也找上门来了。
很多人不明白,认为我春天冬天也睡得香吃得饱啊,为什么偏偏秋天爱长秋膘呢?
我来给大家讲讲这个秋天贴秋膘的道理。
由于夏天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体内热量供给不足。秋天,天气转凉,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多做一些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结果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
不仅如此,在咱们的民间文化里,自古就有“贴秋膘”说法。
所谓“秋冬进补,来年打虎”,贴秋膘一直都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习俗。认为马上就要迎接冬季,为了抵御寒冷,要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人们开始吃各种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有助于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身体摄取的热量自然就多于散发的热量。
著名文学家汪曾祺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贴秋膘》。开头写道:人到夏天,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芝麻酱面过水,抓一把黄瓜丝,浇点花椒油;烙两张葱花饼,熬点绿豆稀粥......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由此可见,到了秋天长秋膘,有人为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事实上,很多人还特别注重贴秋膘呢。比如著名画家张大干,还独创了一系列“秋补”的川菜。
张大千善于社交,尤其喜欢在天高气爽的秋天,设宴招待客人,还亲手烹制川菜宴请宾客。
每年夏天一过,张大千家里餐桌上出现最多的是粉蒸牛肉。
还有一道菜, 人称“大千鸡”,就像苏东坡的“东坡肘子”、李白的“太白鸭子”一样有名。
所以每年秋天,亲朋好友都盼望着去张大千家里贴秋膘。
但是,秋膘好贴,减肥的时候就痛苦了。现代人大多数一提起“膘”就退避三舍,听而变色。所以,每到秋末,健身房里面举铁、跑步、蹬车、瑜伽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我们远离秋膘呢?
当然有了!
首先,当然是要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运动量。秋高气爽,正是外出游玩的大好时节,既可以使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运动有三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形成家庭运动习惯。不要太在意运动的形式与技能,持续性的运动,即使是小运动,也能在长期中受益。
第二个原则:运动量以稍累为宜。要善于发现身体发出的预警,比如头晕、腰酸、呼吸急促、紧张都是身体的预警,运动休闲与慢养生的意识是提倡的,都市人群需要的是放松与放下。
第三个原则:变换多种姿势与运动形式,形成搭配与互补是运动学者推荐的。不要每天都练习下蹲,偶尔结合骑自行车,也会觉得非常有趣。
其次,还要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赤小豆、萝卜、薏苡仁、海带、蘑菇等。
有人可能会问,低热量的减肥食品营养不够,怎么办?
再教给大家营养又减肥的饮食三大原则:
第一个原则:可以吃高营养的东西,但是一定要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比如汤水、杂粮杂豆粥、奶类、蒸水蛋、鱼羹等。
第二个原则:以五谷杂粮及根类植物替代主食,比如各种颜色的玉米、薯类、土豆来替代主食。食物尽量选择蒸煮炖为主,少油少盐,学会品味食物的原味。
第三个原则:顺序很重要,先吃水分多的蔬菜,再吃应季的瓜果,然后再吃植物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豆类及豆制品,然后再开始吃蛋类、肉类。
这里再教大家一款瘦身又营养的药膳:荷叶瘦肉汤。
做法很简单,用半斤猪瘦肉,加上半斤鲜葛根,三片新鲜荷叶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就可以了。
这道药膳有健脾益气、减肥减脂的功效。每天吃一碗,可以帮助代谢脂肪。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今天讲到了拒绝贴秋膘,要多做运动,多吃高营养的食物,荷叶瘦肉粥健脾益气,减肥减脂,可以试着吃一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建议或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祝您平安喜乐,四时吉祥。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