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可以在一瞬间

今晚复盘,针对曙光计划第二课,用私董会的形式。

第一个环节,私董会成员分享。我作为做为私董会成员,分享的内容,是关于“知道”但是“没做到”的内容。“由心及理”“客户中心”,懂,知道,但是没做到时刻在线。迷茫,自责,懊恼。

第二个环节,心理教练过程。我是客户,郭锐老师是教练,王丽老师是观察员。

从上次课程结束,我就有一个困惑。我看到史教授和郭锐老师教练过程接近尾声的时候,郭锐老师说了一句“其实我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偏题了”。史教授的回应很简单,没有针对“问题”回应。所以,我的判断是“客户不满意”,作为观察员,我意犹未尽,想探索接下来的过程~

几天过去了,我的心里一直有个执念,我想知道郭锐老师当时是不是不满意?他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史教授为什么没有正面回应?

今天,作为客户的我,把问题抛给了做为心理教练的郭锐老师。我希望他用心理教练的身份,给我一个心理教练的过程,回应我的困惑。

说起来很拗口,但是这就是我想得到的结果

换了一般人,可能得“头大”!郭锐老师没有被身份的转变制约,功力深厚,技术娴熟,本次教练过程进行了短短40分钟。

30分钟的时候,我段时间的“执念”,突然之间,顿悟啦!

在这里还得补充一点~

我在第一课中的心理教练过程中,作为观察员,我就感觉当时的心理教练可以再深入点,再陪伴客户红玲姐往里走走。当时我感觉“客户可能不满意”。

第二次课程,我有了相同的感觉。我觉察到,这个部分,有点不对劲。我总是忽略“客户的感受”,自以为是了。

第二课的时候,秀丽老师讲了“客户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我以为我明白了,现在看来,还是没明白。

今晚的对话过程,我顿悟啦!突然明白“客户永远是对的,客户满意是重要的”。

恍然大悟!我就在这没事找事,两次教练过程,两个客户,人家客户都满意了,我两次作为观察员,还总“觉得客户不满意”。我看到了“客户中心”中的“以客户为中心”这个观点,我没做到。

对话的过程真的很神奇,一个想法邀请另一个想法,生成新的想法。

执念,带来那么多烦恼

因为谈话,

放下,就是一念之间!

感觉舒服,轻松多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