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嗓子发炎到讲话困难,就近去社区医院看病。为我看病的医生非常的热情,看起来是对工作足够热爱,让我感觉非常踏实。然后就是看病传统的流程:看医生、开验血化验单、拿着报告再去看医生,然后开方抓药。整个流程走下来,全部刷我刚办的、带有芯片的新医保卡,一分现金都没有出现(但总之是我的钱呀)。
但是抓完药,我看了下药品清单和费用,让我有点纠结。总共花费了203.79元,其中西药费51.38元,中成药费152.41元。开了四种药,分别是罗红霉素片x2(51.38元)、蓝岑口服液x1(57.35元)、清咽滴丸x1(34.70元)、祖卡木颗粒x2(80.38元)。我是个药盲,除了罗红霉素片和蓝岑口服液听说过(但不了解特性),剩下的两种药完全没听说过(以前可能吃过)。
看了后三种药物的说明书,让我颇为迷惑(当然我相信医生的专业性,不会胡乱开药给患者)。蓝岑口服液提到禁忌的说明为“尚不明确”,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看起来挺全面的。清咽滴丸就比较敷衍了,不良反应和禁忌都标明为“尚不明确”,注意事项倒是写了很多。祖卡木颗粒不良反应标注为“尚不明确”,禁忌为“儿童禁用”,注意事项为“运动员慎用”。
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蓝岑口服液和清咽滴丸的注意事项颇为相似,甚至一度怀疑这就是抄作业抄的。当我仔细阅读祖卡木颗粒的成份后,着实吓了我一跳,居然有罂粟壳!!!(其实很多药中都含有类似罂粟壳,比如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羚贝止咳糖浆、小儿止泻片等)。查阅一些新闻后发现,有人因为带了复方甘草片在美国机场被遣返的,有和止咳水上瘾的,实在是让人震惊。
我同事看到开的药后,抱怨说中成药不靠谱。犹豫再三,我决定只吃罗红霉素片。几日之后,发炎的嗓子好了。我在想,这中成药到底行不行。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出了一部关于现代医学的记录片,叫《手术两百年》,总共有八集,豆瓣评分高达9.4。看完之后让我惊叹现代医学的伟大。西方人在近几个世纪不断的突破原有思想的禁锢、不断的颠覆传统医学概念和所谓常识,在不断的批判中发展出了现代医学,造福了全人类。
有了看病的经历,再加上看了《手术两百年》,使我对中医有了更多的困惑。为了解决心中的困惑,我知道到底什么是中医药,但是很遗憾,没有查到准确的定义。但是我在浏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诸中医药大学的网页时发现了中医的英文翻译,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也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为什么要研究传统医学,是为了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以便服务中国现代医学吗?西方,例如英国有专门研究traditional British medicine的学校吗?)。并且在中医里,主要以植物药为主,我查到有说小麦也是中药,但这不是公认的食物吗?很困惑,难道我真是药罐子里长大的?
屠呦呦因为提纯青蒿素(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治疗疟疾在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对于中国医学界乃至中国科学界都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屠呦呦称,她在东晋葛洪道士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灵感,利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在黄花蒿中提提取出了青蒿素。
《肘后备急方》卷三中对治疗疟疾有如下记录:
治疟病方。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又方:用独父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
又方: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一枚(去心皮,纳蒜中,令合)。以竹挟以火炙之,取可热,捣为三丸。未发前服一丸。不止,复与一丸。
又方:取蜘蛛一枚,芦管中密塞,管中以绾颈,过发时乃解去也。
……
又方:鼠妇虫子四枚各一,以饴糖裹之,丸服,便断,即瘥。
……
看了这个药方,我一阵凌乱,这都什么跟什么呀。就算这里的“疟病”不单单是现代所说的疟疾、这些方子不是解决单一个疾病的,那就更让我迷惑了。为什么不能写的再详细一点呢?
东汉末年,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梅果七斤,捣而糊之,阴数日,敷与患处”。有人说这是中国人发现青霉素的证据,但是好像并没有得到承认。《伤寒杂病论》是中医药的经典著作了吧,如果要争取是中国人发现的青霉素应该早有争论吧,但似乎并没有看到这样的争取。
一次我父亲身体不舒服,不知为何我俩讨论起了中医药。我父亲说西药治标不治本,再说了,中医几千年的历史经验,肯定没有问题的。其实我也在想,如果是一个西方人看到这种说法,会不会跳出来大喊,我们西医也是几千年历史了,凭什么给我们按上了治标不治本恶名。
《手术两百年》里讲了现代医学的出现是因为西方的先贤们在追逐西方医学传统经典的时候发现了很多谬误,然后不断的批判革新,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才产生的。东方人在历史上被证明已经落后了,我们加入到现代医学的这条大船上。传统的东西就让搞研究历史的人来做吧,休闲娱乐换脑筋的时候拿出来读一读,找找灵感,然后再用科学的方法去计算和试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求真去伪。
我从事的是芯片相关类工作,和医学并没有任何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涉及到电磁方面的东西,很多问题看起来会非常的玄学,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很苦恼很头疼。但在随着试验的进行,很多问题都会变得清晰明了,刚开始让人抓不住头脑的问题也最终被证明是由一个或者几个主要因素造成的。可能是由于这些经历,让我坚信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人相关的问题除外)。
一位医生在自己的墓志铭上这样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其实也多少透露出了一点无奈。但是我们依然要坚信,是科学之光在改善我们的生活。
一些书籍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拍砖中医》
《大流感》
参考
《手术两百年》
《科学龙门阵》第9期《我们对待中医的态度》
《罗辑思维》第118期《你怎么还信中医吗?》
《22度观察》第128期《中医养生还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