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全民K歌刚好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从最初的发音不准到现在拿个SSS(最高等级)基本上是小菜一碟,从最开始追求高分数高等级到现在回归初心地追寻歌曲的悦耳、走心和打动他人。在K歌这个平台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感悟,我想把它梳理一下总结为方法,我想不论唱歌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世间事取得成功的方法应该都是相通的吧!
稍微啰嗦两句,我简单介绍下这篇文章灵感的来源,很凑巧,我全民K歌的主页,刚好显示第一首歌的时间是2016年4月3日,而就在今天早上,2017年4月2日我被一位唱歌水平很高的澳大利亚华裔歌友拉进了一个微信交流群。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歌友交流群,这里面的歌友几乎都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华裔,他们不仅唱歌水平很高,而且文化素养也非同一般。我这样说估计会有人觉得我有点崇洋媚外吧?说实话我还真有点被认可的成就感。成功的路上需要有人引路,一个牛人的某句话可能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突然顿悟。牛人与凡人的差别在哪里?在于他们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引,但高手绝不是你去求得的,而是因为你的努力和优秀吸引而来的。真正的高手只会把与自己价值相匹配的人当做人脉,不要以为认识几个牛逼的人物自己就有多了不起,不够优秀的你在他们心中或许只能算是一个死忠粉。
我记得刚开始K歌的时候,为了显示我的欣赏水平还不错,我只关注了几个唱歌水平非常高的歌友,对她们的每首歌我都真诚地点赞,送花,以求她们能以同样的真诚对待我,可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不对呀?她们怎么从来不搭理我,后来我想明白了,她们是K歌界的大咖,都有成千上万的粉丝,她哪有空搭理像我这种才入门的小兵啊!但K歌说白了也是一个互动性质的交流社区,一个人自嗨也没什么意思啊!不行,我要扩大影响力,我需要粉丝的关注和赞美,我改变思路了,我开始加入一些K歌群,不分良莠地关注了几百个人,当然也被一些人关注了,互相成为K歌好友,但这种简单的互粉行为其实也是最不稳定的一种虚拟社交关系,我今天看你顺眼,听你歌顺耳我就关注你,可能我明天觉得不喜欢就取消了,大家聚散平常、来去自由,相互之间没有约束,也没有交流的互动,都是无所谓的陌生人,我真记不得自己关注过多少人、取消过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关注我、取消我?真正一直支持我到现在的大都是在我唱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之后才认识的一些歌友。我联想到我们的职场、孩子的学习,在大人职场最弱的时候,在孩子成绩最差的时候,也是他觉得世界上坏人最多的时候。其实不是别人坏,而是你不够好。
当然在这个比较混乱迷茫的初期,也是有可能遇到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的,毕竟自己唱歌方面还是有一点底子的,只是在水平提高方面没有太大的进步。直到有一天,有位歌友给我留言说,发现我每首歌都慢了一个节拍。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分数老是上不去呀?原来问题出在这里。怎么这么多好友没有人发现这个问题呢?怎么没有人给我指出来呢?后来我想估计是别人不好意思伤我的自尊心吧,这年头谁都喜欢听好话、奉承话。我非常感谢那位歌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之后我加强练习了节奏感和气息的把控,唱歌水平一下子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歌曲等级也能轻松地达到SSS水平(最高水平)。通过这件事情,我想起了我们的职场和学习生涯,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碰到给我们指出缺点、帮助我们成长的人,你是把他当作泼冷水者怨恨以对,还是把他当作自己的贵人感恩以待,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将成为你继续茫然还是跨越提升的分水岭。所以说,要改变一种行为,首先要改变一种思维方式。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发现自己的唱歌技术提升很快,节奏的把控、音准、气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自己K歌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不能跟很多歌友进行及时的互动,慢慢地虽然关注我的人多,但粉丝流动性很大,没有几个真正的铁粉。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歌友圈,我决定要培养自己的铁粉,经过总结,我把我要关注的歌友分为这几类:第一类是唱歌水平高、粉丝多、又对我很欣赏的高级别歌手,这样的人不在乎多,几个足矣,一个人取得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第二类是跟自己水平不相上下、热爱唱歌、跟自己互动频繁的中上等水平歌手。第三类是唱歌水平在自己之下,但是很讲江湖义气、对我每首歌都关注点评的死忠粉。而且控制关注的人数尽量在100人左右,这样我也能及时地跟歌友进行互动点评,维持稳定的互粉关系。
我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当K歌水平和粉丝数趋于相对稳定的时候,我又开始思考如何使自己的唱歌水平再向前提升一大步。当然我对自己的期望也不是要达到顶尖歌手的水平,往往在某一领域很顶尖的人才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另外也有一些天赋的因素。比如我通过反复练习可以让自己的气息更稳定,通过多听多练更熟悉节奏,但我却很难改变我的发音,南方人的普通话发音始终没有北方人标准,唱出来的歌不是咬字不准,就是夹杂方言味。我想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但有方法,就是不断地追求完美。我的歌友都清楚我有个怪习惯,唱过的歌隔段时间我就会删除,有的当时觉得还可以的,隔段时间再去听,就会发现有瑕疵,然后把这些不太完美的歌删除掉,直到最后保留下来的每一首歌都成为精品(自己认为的精品)。处女座性格的人对于“追求完美”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执念。有时为了唱好一首歌我会去把这首歌全国排名100以内的歌搜来听,比较到底怎么唱最好听?有时一首歌要录几十遍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当然这就是兴趣的魔力,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想要寻找突破的途径,才会研究怎样做得更好,所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音乐和文字,全民K歌和微信公众平台,两个不搭界的APP,我却把全民K歌当成我的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平台,让我的歌迷粉丝也慢慢成为我的公众号粉丝。我又在公众号里写全民K歌的文章,这用娱乐圈的话来说叫跨界,用自媒体人的话来说叫连接。我觉得全民K歌的老板是不是应该给我发个大红包啊?我这可是给全民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广告软文啊!
互联网是一个无边界组织,能延伸到无限远,但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地球又很小,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你永远也想象不到网络的另一端会连接到哪里?当我唱了一首英文歌的时候我收到了来自英国的Layla的来信,一位两个男孩的华裔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会英语的技能让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交流唱英文歌的技巧,交流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她感叹自己不是一个太喜欢热闹的人,但能够很开心认识我,我何尝又不是呢?我也感慨人生的机缘际遇,还跟她信誓旦旦地讲哪天写文章的时候要把跟她的相识经历写进来。哈哈,读者原谅我这段的私心哈!
讲了这么多关于K歌的感悟,那么到底从K歌能够提炼出方法论吗?回答是肯定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这几个关键点:浓厚的兴趣,高人的指点,自身的顿悟,努力追求完美的极致,与世界连接,行动力。我解释一下“与世界连接”这个点,这是我最近才悟出来的,如果把“追求完美”理解为是一个呈直线上升的进步阶梯,那么“与世界连接”就是一个呈跳跃式的上升通道,比如说我在看所谓的香港第一自媒体人Spenser的文章时,会通过他的推荐认识自称为深圳第二流写作培训师的弗兰克,这就是一种连接。Spenser的主业是做境外投资的,佛兰克的主业是外企项目经理,但这两个人却都在自己的副业领域比主业还要出名。互联网的信息纷繁而杂乱,你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然后筛选出有价值的理论放到自己这个体系里面,这种筛选辨别的能力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你的,这是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积累的阅历。思维的改变也好,与世界连接也罢,归根结底只有付诸了行动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方法论,否则方法再多也终究不过是一则参考消息。
我是叶子,生于武汉,嫁在重庆,是一个关注孩子教育的70后妈妈,也是一位喜欢研究人性的职场HR。对待工作我一丝不苟,业余时间我沉醉于音乐和文字,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如果您对育儿、职场、音乐、文字等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职场妈妈加油吧,也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lxh55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