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不可取 基层减负势必行

为基层减负,最主要的是避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的顽疾,不仅消耗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更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形式主义是基层治理的顽疾

形式主义在基层治理中表现为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形式。一些地方为了应付检查,要求基层干部填写大量表格,拍摄各种照片,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无法将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这种形式主义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更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效能。

形式主义对基层治理的危害是深远的。它导致基层干部无法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削弱了基层治理的能力。同时,形式主义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

 二、整治形式主义需要系统施策

整治形式主义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要改变以材料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注重实际工作成效。同时,要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整治形式主义还需要加强监督和问责。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形式主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对搞形式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形成震慑效应。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监督和问责,才能有效遏制形式主义的蔓延。

三、为基层减负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基层减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只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治理的作用。要通过整治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

为基层减负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基层是落实各项政策的前沿阵地,只有让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坚决破除形式主义顽疾,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