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笔记(29)注意力

读苏笔记(29)注意力

1、用注意力的"很细的丝线"把同学们都拴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转到其他的一件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所讲的和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

2、控制注意力,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的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

3、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

4、这种状态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取决于思想的素养和情感,取决于学生的见闻的广度等。

5、如果儿童的意识里是一些没有一些能跟教材"挂起钩来"的思想,那么你就无论如何也无法控制住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识,有了这些常识,他就会把毫无兴趣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材了。

6、学生不单是在听讲,感知新教材,而且是在自己的意识的意识的深处搜寻某些事实和现象,对它进行思考。

7、不随意注意应当与随意主意结合,当学生一边听讲一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种结合。

8、要做到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的结合,就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思维的引火线",也就是说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种已知的东西。在感知教材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

9、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10、只要在课堂上,能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与随意注意结合起来,他们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

11、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

12、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也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并且把全部负担都转移到家庭作业上去。

由于家庭作业工作负担过重,他们就没有时间阅读科学书刊,这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13、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对教学,而且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胡波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美好的事物在人的印象中总是记忆深刻的...
    金塔084巩原宏N1030阅读 5,753评论 2 3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RainyCai阅读 1,566评论 0 0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一天人,於後夜分,身現諸光,遍照祇林,詣佛頂禮,卻住一邊,以偈白佛言...
    媚眼看网事阅读 5,683评论 0 1
  • 终于听见下雨的声音 想起你给过的表情 多想写一封快信 告诉你我想念的曾经 奈何情绪湿红了眼睛
    旅途里的剪刀手阅读 1,443评论 2 4
  • 何为用户指南? 用户指南是产品帮助体系中的一环,简洁的用户指南意味着必须把要传达的信息有效地浓缩在几个关键点中,每...
    绮丽的夏天阅读 4,34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