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昂贵的消费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专心读完一章书了?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用心思考反省自身了?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在短时间内高效输出一篇文章了?

……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简单的来说就是“心流”。即走心地从始而终完成一件事情。

那么,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心流”了呢?多长时间没有体会到“心流”过后的成就感了呢?

其实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一样的:很久了!

确实,似乎自从脱离了学校,脱离了书本之后,我们的注意力就在无形中急剧下降了。或者说庞杂的社会关系分散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使得我们很难再专注、高效了……

于是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枯燥乏味,个人也很难再得到成长。我们彻底进入了“内心有上进的想法,双手没有实现的能力”这样的怪圈中。

接着,我们产生了一种当下年轻人最严重的心理——焦虑。

为了解决这样的这样的问题,我们上下求索,线上参加各种教育培训,线下出席各种社群学习。

但结果呢?明明是“药很重”的“毒鸡汤”,我们却感觉不过尔尔。

整个过程不过是感动了自己,缓解了自己近期的焦虑与不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答案很简单,这就像让一个幼儿园的学生开始学高等数学一样。我们的通识理论知识都不完善,又不具备当下学习的一些软实力:专注、细心等,就去参加一些社群大佬运筹帷幄数载、数十载的经验分享,我们能做到受益匪浅、感同身受吗?

最多就是浅尝辄止,听听激动、想想感动、事后不动。

但仔细想想,从开始焦虑到“事后不动”你浪费了多少时间呢?成本预估是多少呢?少说也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成本吧?

但你收获了些什么呢?

变得更加焦虑!

付出与回报可以说成反比,而你消费的却是一年近六分之一的时间。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天才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上下求索,别人研究数十载的专业知识,形成了坚固知识体系。

可能语言表达、思维逻辑都和我们不在同频,又如何保证交流的有效呢?

更别说,你可能当时还是一边刷着朋友圈、一边听完分享会的。

记得最初在更简书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每一段就和高考作文一样,段段一二百字。自认为没有问题,可姐姐却说:你这样的文章根本没人看,看你这一段多累啊,当下人很难有那么长时间的注意力,大家都是碎片化学习。

我当时内心一惊:注意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吗?为什么对于现代人来说却这样缺乏呢?

后来在李笑来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我看到当今时代最大的流量依靠竟然是注意力,你能吸引来多少注意力,就会有多大的流量。

一开始我很不解,后来也就渐渐明白了,看看现在抖音、快手、微博头条,哪一个事实不是博人眼球的鲜明案例呢?

别人的眼中我们似乎大部分都是“终身学习践行者”,但这个过程我们真正收获的有多少呢?

这个过程我们真的走心了吗?获得成就感了吗?如若没有,你又如何保证学习的持续不断呢?

朋友,不要让我们与生俱来的低成本能力变成当下我们苦苦追寻的高成本消费!

专注,从当下开始,“心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对生活认真比再多的焦虑来的都要实际!




————————————————————————祝各位宝妈节日快乐!您是我们孩子心中永远的女神!爱在日常,才不寻常!爱你们!(`˘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