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一起聊聊读书
打开网络,搜索:教师应该读的书籍有哪些?会弹出上千条建议,很多专家提出,教师必须先阅读教育经典,从教育原点开始阅读。比如:教育理论的书籍,可以从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论》、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不知道大家的读书感受,也许是我的层次太低,也许是理论基础太薄弱,也许是教育理论的书籍太深奥,读起来着实费力,可以说是晦涩难懂。三五天下来,我才看了十几页,却看得我眼冒金星头发懵。专家们又告诫我,越是难读的书,越是需要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读后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信以为然,又读了几日,感觉自己快要废掉了。我觉得一定是自己出了问题。
思来想去,感觉自己读书进入一个误区,专家说的没错,但是我却领会错了。专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教育的。高深的教育理论,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经验积淀才能领悟与消化,刚刚参加工作,需要的还不是高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理论,需要的是实战方法和工作技巧。如同刚刚八九个月的婴儿,喝点小米粥,加一点儿米粉,补充点菜泥,蒸一点鸡蛋羹,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你要喂他一点满汉全席,喝一点肉汤,估计肠胃一定受不了。
有的专家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总爱造一些晦涩难懂的名词,炮制一些所谓的“教育理论”。目的是学术上可以出风头,博人眼球。其实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有人说,专家说的能有错吗?是啊,是没错。关键中关键,是执行的方法要科学有效。
如同一个人要减肥,有人告诉你要多运动。于是,你就天天跑步,骑车,甚至一天一个半程马拉松。结果半年过去了,人倒是瘦了许多,胃病,膝盖磨损导致腿疼等等毛病也落下了。村上春树跑步,源于他的哥哥是专业运动员,教给他运动的技巧。
方法不对,努力等于白费。读书也是如此。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我的读书建议是以下五点:
一、读点励志的书
很多人不屑于鸡汤类文章,其实是自己没有读好用好。为了给自己不断鼓劲,我曾把市面上的励志类书籍读了大半,每隔一两个月就会读上一本,其实就是让自己每一天都充满活力,每一天都激情满怀的工作和学习。
朋友,当你感觉困惑、迷茫、焦虑时,不妨读一读励志类的书籍,《你以为的上限,只是别人的起点》、《30岁,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年8760小时》、《人生的87000中活法》、《四点起床》等等。
我常常反复读这样一句话: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绝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
所以,一个人能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努力上进,定会未来可期。
二、读点一线教师写的书
一线老师的经验类书籍,比如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线表扬学》、《一线老师》,陈克正的《玩学习》,韩兴娥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张祖庆老师《给语文老师的新建议》等等,由于这些老师任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有很多教学技巧和方法,所以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从模仿名师的做法开始,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然后再考虑创新。
青年教师最需要读的就是具体的做法指导,如何做?怎么做?如何读书?读哪些书,怎么读?这些东西很少有人会主动告诉你,只有自己不断读书,汲取前人经验,这样才可能使我们少走弯路。
三、读完一本书,要至少选择书中的一条好的方法去践行
读了二志成的《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我开始了100天读30本书的挑战。
读李尚龙的《没有退路,你才有出路》,我开启了公众号日更。
读艾力的《一年的8760小时》,我开始写晨间日记,规划一天的主要工作,晚上复盘工作情况。
读张贵勇的《真正的陪伴》,我坚持每晚陪孩子读书。
......
光说不练假把式。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力图使自己有那么一点点儿改变和转变,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不能总是看书时很激动,甚至泪流满面,过后呢?却一动也不想动,那样,我们读再多的书,能有什么变化呢?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知道分子。啥道理都清楚,啥知识都明白,就是管不住自己,缺乏自律意识。
有个段子《喝酒歌》特好玩: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带着药呢,结果还是又喝了,喝了之后喝大了,头晕呕吐了,挨骂之后反省了,发誓再他妈不喝了。过了几天就忘了,朋友一叫又去了,去了之后又喝了,不知不觉又多了......
四、每周至少读一本书,两年内要读100本教育类书
因为读书慢,所以读的少;因为读的少,所以没有变化;因为没有变化,你才觉得读书没有用。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只有量变才可能引起质变。
很多人说,读书太快,你能记住多少?你要慢慢读,慢慢想。我说,那是错的!如同写文章,你半年写一篇,你能打造出像李白的诗词一样的经典吗?你能写出老舍写出的经典吗?反正打死我也不行。
半年读一本书,就是把这本书倒背如流,那又如何呢?你不过是读别人的书,说别人说过的话,你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见解呢?
所以,我建议老师读书一是要快,可以三五天读一本书,好的书籍可以放在案头床头,连续读三四遍,甚至七八遍。
五、读书不仅要广博,也要学会主题阅读。
三教九流的书籍,经史子集,散文小说,都可以读。跳出教育看教育,通过其他思教育。有不少理论是相同的。
但是,教育类的书,最好本专业的理论书籍能读够100本以上。
你对阅读教学把握不准,那就连续读四五本有关阅读教学的书籍,对作文教学吃不透,那就读读张祖庆、管建刚、蒋学晶三位老师的作文教学书籍。
决定你人生的高度还是你专业的高度。而你专业的高度,实际是你对本学科研究的深度来决定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才是高手。
关于读书,是我一点自己感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