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网络
改变究竟是应该“由内而外”的还是应该是“由外而内”的?
究竟应该是要先像领导者一样思考?还是应该要先像领导者一样做事?
究竟什么样的才算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如果不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就很容易陷入能力陷阱中,因此,这也是艾米尼亚写《能力陷阱》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帮助领导者认识并避免进入能力陷阱。
贯穿全书的一个概念就是: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知道自己的方向。作者由此展开了对能力陷阱详细地解释,并给出了5种如果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的方法。
01
方法一:识别领导者能力陷阱
所有的改变都应该是“由外而内”的,如果人们仍然抱有“由内而外”的改变的思维,那改变只会长期地停留在思考或者反思上。只有真正的付诸行动,人们才有可能发生真正的改变,空想是没用的。
因此,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我们就应该先像领导者一样去行动,做领导者做的事,想领导者想的事,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行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让自己向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发展。
图/网络
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思考的阶段,那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只会是我们已经知道了解的内容,只有当我们真正行动起来,才能在行动中获得新的思想,也只有新思想才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因此,改变我们过去做法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尝试做和过去不一样的事情,从不一样中获得新认知、新知识、新思考。如果只是凭空想象,我们永远不知道在真实的情况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02
方法二:重新看待工作
人们总是喜欢将过去的成功一直挂在嘴边,记在心上,但其实这种做法就会导致领导者跌入一个能力陷阱中。
人们的大脑对于熟悉的事物都有一种迷之喜爱的感情,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都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排斥心态。
因此,这也是导致领导者跌入这个能力陷阱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熟悉,所以就会经常去做类似的事情,因为经常做类似的事情,就会越来越熟悉这类事情,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虽然人们能从这类熟悉的事情中找到成就感,但是,如果我们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在我们已经熟悉的事物上,那么相对的,我们能花在新事物上的精力和时间就会减少,这极其不利于领导者的自我成长。
如果当领导者急需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的时候,就会发现,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新的东西。
图/网络
如果我们跌入了以上这种对熟悉事物没法放手,也不敢去尝试新鲜事物的陷阱中,我们就不会花时间去和不同的人建立人际关系,没法预见新的可能性,也没法提升我们的影响力,更不可能会将我们的个人经历和想法进行结合。
但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我们必须要要去和不同的人建立桥梁,去预见新的可能性,不断提升自我的影响力,并且将我们的想法和个人经历进行结合。
因此,在确定了我们在陷入何种能力陷阱中之后,我们就应该要提出相应的策略解决。
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5件能让我们提升领导力的事情,分别是:增强我们对形式的定位感,接触我们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参与外部各种活动,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并且要学会适当放松我们的行程安排。
03
方法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作者在前一部分也提到了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需要花时间去链接不同的人,因为这是推动自己改变并开始行动最直接的方式。
因为只有链接到了不同的人,我们才会更容易产生新思想,毕竟人与人的不同就造就了人们思维上的差异,而只有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人们才会获得新认知,进而才能促进人们发生改变。
这是增强我们外在表现力的第一步,因为我们能从外部环境中发现自己新领域的专长,让自己的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人际关系中又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关系,分别是:运营关系、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这三种关系也是一个优秀领导者所需要具备的人际关系。
运营关系对于众多领导者来说都是极为简单的一种关系,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的领导者能很好的掌握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这也是优秀领导者和一般领导者的区别所在。
因此,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就需要从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入手。
图/网络
在居延安的《关系管理》中就提出了6个C的概念,分别是:共同利益(Common Interest)、沟通(Communication)、信誉(Credibility)、承诺(Commitment)、合作(Collaboration)、以及妥协(Compromise)。因此,只要牢记这6个C,我们就能做好有效的沟通,进而提升我们的个人关系。
在思考战略关系的时候,领导这就需要西靠如果才能获得竞争优势,长期性的利益,以及如何和合作伙伴之间更好地建立战略性的协同发展关系。
04
方法四:多维度发展自己
如果选择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就必须要一个心理准备:在成为优秀领导者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来面对这一切。
会接触到全新的角色,需要我们去探索;
要学会推销自己的观点,毕竟当今社会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
要学会与上下级打好关系,游走在关系网络中;
要学会适应新环境,并从新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
要接受别人对我们的负面评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作者针对接受新环境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随机应变者”以及“坚持真实者”。
在作者看来,在当今多变的社会中,如果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只有成为“随机应变者”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中诸多的改变,并且只有我们去适应社会的改变,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毕竟“适者生存”。
图/网络
要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尝试新鲜事物,接受各种挑战,多维度发展自己,才有可能避免我们落入“真实陷阱”中,不要一直抱有过去的自己才是真实的,未来的自己是虚幻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会阻碍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多维度发展自己呢?作者给出了三种方式:
方式一,像艺术家一样偷师学艺:利用榜样法,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作为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理念。
方式二,为了学习:要为自己的学习设定“学习目标”,不能是盲目的学习,也不能为了表现而去学习,应该要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提升自我能力。
方式三,学会灵活讲述自己的故事:找出自己能给让带来共鸣的故事,再为这个故事设置多种版本,灵活运用。如果自己没有有特点的故事,那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给自己创造故事。
05
方法五:合情合理的规划前进的方向
同时,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意识: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是我们需要打的一场持久战。
因此,我们需要给自己从多维度找出能激励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并且也需要不断的给自己鼓励打气,用每一件成就事件来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动力。
领导者在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和迷茫,作者认为这种情绪分别由几个阶段组成:发现差异,只加不减,混乱迷茫,重新设定前进方向,内在化改变。
因此,在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处于哪一阶段中,这样便于我们提出更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来帮助我们度过这一阶段,迈向下一阶段,最终迈向成功。
图/语文迷
而这其中就需要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将外在力量内在化,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认知。
这时,我们就需要梳理整合我们学习到的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向前。这也是作者从书的开头就一直持有的观点:先行动起来,再进行反思。
只有通过行为上的改变,我们才能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想法,才能在复盘的时候学习到新的知识,才能让我们找到生活工作中更富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克雷洛夫说的:“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