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沧海
又一部小成本电影成为今年电影界的黑马。
《北方一片苍茫》在国际上斩获多项大奖,导演蔡成杰也受到广泛关注。
优秀电影的立意总是会在无声中叩击人的灵魂,让观众的心为之一颤,回味绵长。同时,丰富电影语言的运用提高了电影的级别和规格,让故事更加生动,更加发人深省。
影片采用的是纪录片拍摄手法,导演用镜头不带观点的给观众展现了一幅苍茫的环境下,弱势群体脆弱、苍茫的人生以及人性的贪婪。
主题
影片中展现了几个人物悲凉而又被动无奈的人生,让人感到心痛又惊愕。他们面对自己的人生,甚至是生命,都是无能为力的,像是随时待宰的羔羊,脆弱而麻木。
二好的丈夫出事后,她被表姐收留,表姐夫趁表姐不在的时候强奸了二好。表姐夫强奸二好时一脸的淡定,没有丝毫犹豫,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的羞耻心,这件事情是一件如此小的事情,无足挂齿,就像他饭后抽了一根烟。
二好去找大勇子在世时最好的朋友索要欠款,但是这所谓的“好朋友”一脸无赖相,声称不曾像大勇子借过钱,甚至大勇子留下的一辆面包车他也恬不知耻的想留下。
二好又去找村长解决住处的问题,村长开始勉为其难的同意二好和小石头住村部的旧房子,实则是想占二好的便宜。二好一句:“算命的说,我命硬,谁要是跟我睡上一觉,都会被克死。村长要是不怕那咱们就来呗!”村长听后当即退避三舍,没了要占二好便宜的想法。同时,态度也立马改变了,找了个借口,回绝了二好。
无奈之下二好想到了自己的同学,但这个所谓的同学,也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商人,在利益面前毫无情分可言,他在二好落难时也想占二好的便宜,嘴脸十分的难看。
二好无意间治好了聋四爷的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好运接连不断。村民把她供为神灵,她也将计就计成为了一个“神仙”。她虽能养活自己和小石头了,但是,确最终还是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村长让二好为村里争金矿,二好不同意,被泼了百家尿。被泼尿后的二好狼狈的躺在雪地里,丝毫没有了为“神仙”时的风光与硬气。
小石头准备去把装有炸药的苹果倒到冰窟窿里面去的时候被炸死了,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死掉了,在二好的眼皮底子下,在二好转头的瞬间。
二好颓唐的走在雪地里,她原本以为生活已经开始慢慢就变好了,可谁知,自己努力了那么久,顷刻之间就又什么都没有了。
她感到深深的无力。
片中老人群体的代表是聋四爷。瘫痪了之后,儿子儿媳不管不问,只差孙女来送送饭,被褥不洗不晒,长时间下来屋内臭气熏天。
在二好无意间治好了他的病之后,儿子儿媳就把所有的地留给了聋四爷种,一家全出外打工了。八十多岁的老爷子在劳累了一年之后,上房晒红薯干的时候从梯子上滑下来摔死了。
老无所依。
二好说:“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不把你治好呢,勉受一年的苦,勉遭一年的罪了。”
孩子本是生命的延续和希望,但是,贫困和愚昧却给一些孩子带来了残酷的伤害。
招娣和背娣大冷天被睡觉怕吵的母亲赶出了屋子,两个孩子瑟瑟发抖的躲在石拱里面。母亲成功生了一个儿子之后,她俩被父亲卖给了人贩子。在她们那贪婪的父亲脸上看不到任何的羞愧和伤心,陈旧的重男轻女思想让他把两个孩子像卖小猫小狗一样给卖掉了。
16岁的小姑娘,父母外出留她一人在家,无人照顾,遭到两个“老人”的欺负,怀孕后羞愤跳井自杀。本是花一样的年纪,就这么轻易而又脆弱的夭折了。
还有广播里父母外出打工,四个留守孩子全部喝农药自杀的片段。
这一片段已经到了影片的后半段,观众从痛到沉痛,无言的、无力的沉痛。
最后说说招娣和背娣的母亲,让人可伶又可气的典型部分“已婚妇女形象”。让人气的牙根痒,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她生不出儿子被丈夫又打又骂,在生出儿子之后,她又和丈夫一起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卖掉了。她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
二好说:“一命二运三风水!”
这些弱势群体被命运的巨轮裹挟着,挣脱不了,改变不了,他们不得不被动接受自己无力反抗的命运。
与其说是命运,不如说是人性的自私贪婪所致。
故事虽发生在农村,故事里的主角虽是愚昧无知的农民,但是同样的故事在大城市也一样的在上演。
色彩
影片画面采用的黑白穿插彩色画面,非常的严谨讲究。黑白色的运用寓意着一些弱势群体没有色彩、惨淡的人生,契合了主题。
影片共出现了五次彩色画面。
第一处是电影开头时,二好和丈夫在雪地里行走,二好的衣服是蓝色的,这个时候的二好丈夫还没去世,生活正常。
第二处是二好无意治好了聋四爷的腿,村民开始认可二好。在聋四爷的家里二好背后的窗户是彩色的,这个时候的二好正在被村民夸赞。当提到解决住处问题的时候,村民立即找借口全走了,这时窗户又变成了黑白颜色。二好的处境再次变差。
第三次是二好和小石头回到以前的出嫁地,因想让二好给驱鬼,村民给二好和小石头安排了非常好的住处。二好床头上的霓虹灯一直在闪啊闪,这时候的二好身体是温暖的,内心是满足的,她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第四次是二好引导着她的同学发现了狗头金,他的同学非要娶她。这时候,镜头转到了外面的烟花,烟花是彩色的,预示着此时此刻的二好,境况的好转。
最后一次是影片结束时,孩子在窗口摆弄二好给她的羽毛。这里彩色的运用,也展现出了导演的的意图,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彩色”的成长环境和光明的未来。
隐喻
影片的隐喻用的实在是精彩,忍不住让人拍手叫好。
首先是冒着蒸汽的水壶。
水壶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村长找二好准备占她便宜时。村长用手扶着二好的肩膀,看似真诚的在和二好攀谈,镜头采用的是中镜头,离镜头最近处是冒着热气的水壶,蒸汽很大,挡住了在蒸汽后面攀谈的村长和二好。
第二次是村长找二好挣金矿时,导演也给了冒着热气的水壶一个镜头。
这两处冒着热蒸汽水壶的出现都预示着村长并非诚心想帮助二好,蒸汽模糊了视线,让观众和二好都难以看清村长的真面目。
不同的是,第一次蒸汽大,第二次蒸汽小,也代表着在观众和二好心里村长的嘴脸越来越清晰。
还有一个是镜子。
二好带去同学那里的鹅被杀掉后,鹅毛散落在镜子前。一地的鸡毛其实已经预示了他同学一地鸡毛的生活。
要债的人发现她同学逃跑了之后就悻悻的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把二好的镜子拿起使劲仍到了远处。二好同学的真面目被揭穿了之后,二好起身便离开了。二好从屋里离开后的第二个镜头就是雪地里破碎的镜子里踟蹰的二好。破碎的镜子也代表着二好又一次被打破的希望以及破碎的心和破碎的生活。
再有就是花脸大妈。
一群唱戏的大妈,用油彩涂满了整张脸,笑脸下已看不清她们本来的面目,像是笑脸背后看不清的人性。
最后一个是孩子和羽毛。
二好把羽毛交给了一个孩子,羽毛代表着自由,孩子代表着希望。自由和希望,这也是导演的展望和希望。
导演运用了超现实主义拍摄手法来展现了二好独特的能力,比如看见了死后出现的聋四爷和16岁受辱跳井的小女孩。二好的“神通广大”强烈对比了聋四爷他们的无力和悲凉。
影片的故事还在现实中继续着,导演呈现出了一些弱势群体残酷而又无力的人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力感。但最后他以一个孩子结束了整部电影,他还是留下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