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澳矿区一周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夕阳渲染的天空

过去一周的工作是FIFO模式,在西澳内陆某个矿区的员工村做清洁和帮厨。

工作期间公司包机票,三餐和住宿:

FIFO,即fly in fly out,飞进(矿区)飞出(矿区)。公司帮员工订好机票住宿→按照时间前往机场→量体温(疫情期间)→Check in→登机→飞达矿区机场→公司接驳大巴接送员工到矿区员工村→check in 拿到各自的房间钥匙。

员工餐厅有厨师团队做好一日三餐,照顾每一个人:有菜有肉有水果,零食甜品哈根达斯雪糕饮料应有尽有,只要你能吃得下,拿多少都没问题。

每个人有独立的小套间:King-size单人床,桌子椅子,空调,电视机,厕所,浴室,洗手盆。公共区还有很多的洗衣机和干衣机,当然还有洗衣粉,照顾每个人的生活所需。VIP的区域,房间更是豪华版的配置。

娱乐休闲设施:酒吧,泳池,篮球场,健身房和音乐室,好像还有小型高尔夫球场。

如果不需要去小卖部或者酒吧消费,基本上在矿区期间不需要花一分钱。

早上遇到过一头“做客”的牛来吃草,晚上遇到过袋鼠在“散步”,还有每天傍晚夕阳西下后被渐变色渲染的天空。

以上

听起来觉得无比完美的福利之下,相应的是每天两班倒,12个小时(午饭时间1小时)的工作强度,连续工作两周(14天),飞回家休息一周(7天),周而复始。

矿区把这样的一个周期叫做“swing”。

过去的一周,是我睡得特别好的一周--累的,基本洗漱完之后玩玩手机就可以秒睡了。掐指一算:一天24小时-工作12小时-睡眠8小时=剩下4小时洗漱回顾发呆和放空自己。

我的合同是临时工,不像其他员工一样有固定的班表。这次虽然只工作了一周,但是认识了很多很好的人,也受到了很多帮助,他们甚至帮我争取到了未来两个swing的工作安排,同时我相信自己的工作也得到了客观的肯定。

没有人脉资源,也没有矿区工作经验的我,在经历了艰难的几个月之后,好像中了彩票一样,拿到了这个矿区“入场券”。

十面埋伏过后,有幸被一道微弱的光照亮,跟着光走下去是我的选择。

加油,放弃很容易,坚持下去才是磨练。

工作小伙伴♥
访客牛先生♥
袋鼠小朋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