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5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王小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自由主义追求者,更是一位纯粹的思想家。他的文章没有特别明显的煽动性和批判性,都是在用最平淡的文字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想法。可是我却觉得这样的文字更能打动人心,撞击读者的灵魂。《沉默的大多数》是他的一本散文集,读后更是被他独特的想法和视角所折服。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表面的认为这本书就是在讲沉默,正如王小波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样-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是妙语连珠。或许这是中国人的通病,这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沉默是金的传统,造就了一批批沉默的中国人,但是细细读来却不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中体会到一位知识分子冷静又理智的思考。 

  王小波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至于沉默的原因被他戏称为信不过如同一座声名狼藉般的疯人院的话语圈。知道的越多越会选择沉默-当话语被权力掌控,被禁锢的并非语言,而是作为个体的独立性,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要选择沉默。但是后来他不在属于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并不是一位着他的思想变了,因有一丝轻微的失落感,而是因为他在沉默中看到人性尚存。沉默中有一股力量,鼓励人们独立思考,沉默的大多数是古往今来最大的弱势群体,他将自己纳入弱势全体。所以他选择说出来,即便的不被人们接受。在现实生活中,有点人是没有能力说,有的人则是没有机会说,更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个社会一些人不愿意或者不想思考的现实。但是王小波并不鼓励每一个人都说出来,因为话语圈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独立思考这条道路上坚持住的。正如王小波说的那样:圣贤的话语都是自愿的捐献,而沉默者的话语便是强征来税金。有时强征来的税金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思考的权利确实无法剥夺的。有时沉默是对话语圈最大的挑战,虽然沉默但是我们可以做思想上的巨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这正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所欠缺的部分。如果没有对信息基本的辨别和思考能力,那么便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网络时代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不经考证的问题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造就了现在网络世界信息的混乱。

  由此看来,若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么做沉默的大多数未尝不可。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前进,在现实社会中不忘初心的行走,无不是坚持自我,独立思考的结果。多一些思考无何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书分享会 如何写分享稿 分享的方向是什么?传达什么观点、经验? 分享者:承担内容策划的部分 内容:有趣、有价值 ...
    王小五棒棒哒阅读 448评论 0 0
  • 12.4感恩日志 1.感恩今天早起可以睡到自然醒,不用考虑很多,让身体自然放松,感受舒心。 2.感恩周末去林娜家里...
    邓66阅读 154评论 0 1
  • 六项精进打卡 姓名:丁志强 公司:深圳市正大信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时间:2019年11月04日 【日精进打卡第13...
    丁俊友阅读 189评论 0 0
  • 你的名字从你的嘴里 吐进了我的耳蜗 滚烫地滚进我的心底 你的名字源于世间万物的诞生与流逝 对赐你姓名之人所造成的失...
    段童阅读 224评论 1 4
  • 【运动】跑步5公里,腹部训练、颈部训练30mins 【成长】 英语阅读day65,今天开始新的书《Pride &P...
    阿吉哦阅读 1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