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风政风之“正”,促社风民风之“清”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它以“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的力量,从小处着眼,从点滴抓起,通过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为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作风,关键在一以贯之。党中央聚焦“四风”问题,以上率下,靶向施治。“舌尖上的浪费”曾是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公务接待中的高档酒水、奢华宴席,不仅耗费公共资源,更滋生权力寻租的土壤。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的明确禁令,到“食堂用餐光盘打卡”的日常监督,曾经的“剩宴”渐成“盛宴”,餐桌上的变化折射出权力运行的规范。不止于此,月饼在“严禁公款购买赠送节礼”的刚性约束下,重新变回纸盒简装、价格亲民的应景食品。节日里的“礼尚往来”终于剥离了利益输送的杂质,回归传统民俗的本真。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需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为例,从“基层减负年”到一系列具体规定的出台,从“一网统管”等改革举措到基层权力的做实,都是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的有力证明。村办公场所牌子的规范、节庆展会活动的减压等,都彰显着作风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一系列规章制度相继制定,党内法规不断将作风建设要求纳入其中,让作风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笼子越扎越紧。这不仅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边界,也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实支撑。制度的刚性,让“不敢”“不能”逐渐内化为“不想”,为廉洁从政筑牢了制度堤坝。

       当党员干部都能严守八项规定,秉持优良作风,就能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党员干部的作风,是群众观察党的“窗口”,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作风建设的“代言人”,其言行举止都影响着群众对党的看法。只有一以贯之抓作风,才能取信于民,才能让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蔚然成风,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