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再读《瓦尔登湖》感悟之一(2020-3-10)

2019年2月16日,初读《瓦尔登湖》,我非常欣喜。记得当时的那本书还是在图书馆借的,发现它的时候好开心啊,因为听过多次,却很难在图书馆邂逅。

开展阅读一段时间后,今天看到有的学生在看《追风筝的人》《窗边的小豆豆》《平凡的世界》《鲁迅选集》等等,真的好开心,我也要跟着大家一起继续阅读啊,想起一句话:“很难想象一位不读书的老师如何带着一群学生读书。”一位爱读书的老师带着一群爱读书的学生共同畅游书海——这该是一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回想当时没有仔细看完《瓦尔登湖》,一则是因为那一段时间都是在看少年文学,罗尔德•达文系列的《好心眼巨人》《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玛蒂尔达》,还有《青鸟》《窗边的小豆豆》《柳林风声》等等,突然看这种哲理性很强的散文,有点看不下去;二则毕竟是图书馆的书,总觉得要快点看完好还书,但越是心急越是不能静心去看。

今天这本《瓦尔登湖》是自己买的,在这之前我看完了自己买的《月亮和六便士》,看的心境确实不一样,不仅不会有时间的压迫感,还可以在上面圈圈点点,做点批准,不知道有多惬意。

之前总是觉得“书非借不能读也”,家里有多少书事实上都是买来“珍藏”的,“借”来方可读。现在却觉得,买来的属于自己的书看得悠闲,圈点批注更方便。看来人真的总是不断在否定自己的以前的思想,相隔不过一年的时间,现在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却与一年前大不一样。

梭罗的一生都是废奴主义者,他到处演讲倡导废奴,并抨击《逃亡奴隶法》。到今天我才知道是他在“公民不服从”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影响了托尔斯泰、圣雄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等人。

他是废奴主义者也是自然主义者,他在1845离开城市,来到瓦尔登湖,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隐逸生活。书中不仅有自然的美景,也有这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简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本周共读书目《瓦尔...
    王书叔阅读 8,573评论 2 7
  • 北上的列车,在哐当作响,窗外的风,呼啸而过,间杂着,有些小雨。淅沥绵密,枉自下着。才过秋分,天气却已这般寒冷。我紧...
    侯玲玉阅读 3,430评论 0 3
  • 此刻的我,正在高铁上码字,踏上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比赛征途。回想起早晨啊哈哈在楼下送我的场景,他的哭声随着我的渐行渐...
    啊哈哈妈妈阅读 3,647评论 6 9
  • 1 周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酒店大门的,她紧握手机,浑身还在不自觉的发抖。刚才看到的交织在一起的裸体和满屋的暖腻味...
    胖小小爱大公鸡阅读 4,49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