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星期二 天气晴
10月24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56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斜杠时代”。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安于只做一件事,好像认识的人里,除了那些已经在创业的,也都一边上班,一边做代购/写小说/运营公号/做纹身师/做DJ等等,再不然他们就在准备着另一种技能的路上。你不会知道坐在你旁边那个看起来闷闷的同事,可能下班后悄悄地干着什么酷炫的事情。
无论你是否喜欢,世界正在变得更多元,个体的生活也随之变得更多面。互联网也帮助我们实现了更多可能,远距离办公、频繁迁徙的便利性增加,给予多元文化存在的空间更大,我们更容易选择自己认为“酷”的生活方式。
“斜杠一代”(slash generation)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更进一步的问题可能是:
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斜杠一代?多元身份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如何更科学地拥抱斜杠人生?
下面就来听一听今天的音频内容。
(一)聚焦斜杠现象
Marci Alboher通常这样描述自己:律师/记者/专栏作家/写作教练——每个身份之间用一道道斜杠区分。当她还是一个律师的时候,她尝试参加了一些写作课,意外发现自己拥有和陌生人聊天、获得他们的故事的渴望。之后,她逐渐成为一名记者,采访了几百个同样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人。
在2007年的书作《一个人/多职业:斜杠事业的独创指南(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The Original Guide to the Slash Career)》中,她把这样的人命名为“斜杠一代”(slash generation)。事实上,提出“斜杠”的概念之后,她开始就这个话题频繁接受采访和演讲,于是她的身份又多了一道斜杠,后面是“演讲者”。
“斜杠青年”,指代的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拥有超过一种职业身份的人。它在这个时代被概念化地提出,并成为一个社会现象被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甚至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斜杠时代”。
纽约大学2006年的调查发现,纽约的年轻人平均每个人希望在自己的一生中更换3次职业,只有28%的人期待终身从事同一职业。
年轻人们似乎也在早早为“斜杠”做准备,比如,美国2003年的统计数据发现,62%的大学本科在读学生都在寻求一个两年制的副学位,为将来能够有能力从事多种职业(Kerka, 2003)。
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看来,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似乎才是“酷”的表现,如果只拥有一种身份则会显得平淡无奇。
人们选择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往往出于三种原因(这些原因也可以同时出现):
1. 经济原因:需要摆脱贫困,或者想要获得额外的金钱。
2. 教育原因:比如因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拥有好几个学位。
3. 个人原因:在一个职业中无法满足自己的兴趣。
Marci Alboher认为,与此前相比,在促成一个人选择多重职业的过程中,个人层面的原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时候,人们选择斜杠,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在多个层次满足自己的兴趣,挣钱则可能是顺便为之。他们的不同职业身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的用来维持温饱,有的用来满足兴趣。比如,白天在金融行业工作8小时,晚上则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推崇斜杠的风潮。有人对此持警惕和反对的态度,一些研究者就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人们极大地高估了频繁转换职业身份的做法。
报道认为,在斜杠风潮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趋于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势,和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不安全感。选择“斜杠”身份,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相信社会的稳定性,也不相信依靠长期勤恳的努力便能获得成功和阶级的跃升。
在这样的情况下,“斜杠”也同时隐藏着风险。当它被作为一种抵抗无力感的尝试,可能会令人们浅尝辄止,无法有所建树。
(二)促成斜杠时代的社会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Jeremy Rifkin在1995年就写了一本非虚构作品《工作的终结:全球劳动力的下降和后市场时代的黎明》(TheEnd of Work: The Decline of the Global Labor Force and the Dawn of thePost-Market Era) 。书中,他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就是“工作机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减少”。他认为,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后果,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提升了从生产到零售到服务各个行业的效率,解放出了一大批劳动力,劳动者闲暇时间变多、工作稳定性下降。
可以看到,美国的失业率从2010年开始,出现了稳步的下降。我们有理由认为,斜杠一代的多重职业身份,是个体应对失业风险、经济压力作出的策略;而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也鼓励了人们的这一策略。2010年以来失业率的下降,可能也和人们职业结构的改变有关。
除去工作流动性(失业的可能)的增大,互联网也让工作从固定的地理位置中脱离出来。远距离协同办公已经非常常见,更多的工作也从线上搬到了线上完成(例如零售等)一个人同时在一个地域已经可以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多种工作。
除去工作世界本身的变化,房价让更多青年人选择了租房、交通便利程度的增加、晚婚以及各种不传统的同居关系的普遍流行、乃至话语对多元文化本身的鼓励,都让这个社会曾经固若金汤的结果开始出现松动。在这些社会结构的罅隙中,人的多重身份得以成为可能。
我们没有找到相应的已有研究,但我们猜测,拥有斜杠身份的人群,和亚文化人群间是否具有一定的重叠和相关性。
当那些曾经把我们稳固地锁在某一个社会位置/角色中的结构变得日趋松散,当科技让闲暇的时间精力变成可能,当人们产生了“我可以拥有地更多”这样的信念,我们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社会中的我们,究竟是拥有了更多选择的自由,还是已经失落了舍弃的自由?——我们究竟是选择了斜杠的生活,还是只是因为不安全感和迷失感,在恐慌中不愿意失去任何一种未来的可能?
(三)成为斜杠一员的正确姿势
而如果你真的想要发展斜杠身份,以下是一份指南。Alboher为准备尝试斜杠职业的人们提供了几个建议:
a. 在工作中逐步剔除初始职业里你并不想做的部分
一份工作包含多种工作内容,而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你都乐于去做。试着将这部分工作转交给他人或者剔除,这样你可以预留更多时间和资源用于发展自己的斜杠职业。在决定剔除之前,你需要思考,如果放弃这部分工作内容,自己需要付出哪些代价?这些代价是自己愿意承担的吗?
Sanjay Gupta是一名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他同时也是CNN的医疗记者、主持CNN的医疗卫生节目。当年他准备成为CNN的医疗记者后,他选择从原本的工作时间中,挪出一部分用于节目准备和录制上,为此他开始有意识地逐步缩减了自己做手术的场次。他愿意放弃了一部分作为医生的收入,来满足自己斜杠职业的需求。
b. 在工作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自我提升
可以在保留现有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学习一些斜杠职业中可能会需要的技能。学习技能的途径有多种,像是参加业余的技能培训课程,或是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提供一定培训的志愿者工作。比如,如果你希望从事一个与公众讲话有关的斜杠职业,可以尝试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因为这份志愿工作同样会帮助你练习如何在公众面前自如地表达自己。
c. 第一份斜杠职业的选择:尽量和初始职业有关联
Alboher建议第一份斜杠职业最好与初始工作有关联,这样你可以将初始工作中学来的知识、技能与看待问题的方法带入到斜杠职业中,而这可能会成为你与众不同的资本。比如一个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选择成为撰稿员、为报纸写金融方面的评论,比起一般的记者,Ta肯定更了解行业的内幕和相关信息,能更容易地在斜杠职业中获得成功。
开始一份斜杠职业需要机遇,比如恰好接到一份兼职邀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工作机会你都要接受,你需要考虑自己选择的斜杠职业能不能融入(fit)进你的生活中,比如你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这份斜杠职业。即使这个机会虽然很好,但如果你无法兼顾现有的生活和斜杠职业的话,不要选择这份会扰乱你现有生活与工作的斜杠职业。
如果你不确定具体的斜杠职业的方向,有四类斜杠职业几乎可以和任何其他现有职业搭配:写作(writing)、教学(teaching)、演讲(speaking)与咨询(consulting)。许多斜杠职业会涉及到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技能。
此外你还需要掌握一些“软技能”:
a. 学会表现你自己
斜杠生活意味着你有许多身份,你可以准备多种名片和简历,考虑好在不同的场合里,要表现自己哪一种身份。
b. 学会发掘斜杠职业给你带来的优势
试着发掘斜杠职业与本职工作中重合的部分,特别是在斜杠职业中可以学到、并能运用在自己本职工作里的技能、知识与视角,它们可能会成为你独特的优势,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本职工作。
比如,很多人没有发现,养育孩子的过程会帮助自己锻炼许多技能,比如如何同时进行多项任务、在吵闹的环境中保持注意力,以及学会耐心地了解一个难缠的人的需求等等。这些能力都可以被运用在工作场合,提升你的工作能力。
c. 学会平衡你的斜杠职业与本职工作
从事斜杠职业的潜在风险是,它可能会与你的本职工作产生冲突,比如可能会占用你本职工作的时间,甚至产生伦理风险,比如你在另一个工作场合遇见你本职工作的客户,而你掌握着Ta在另一个场合中不便透露的资料。
如果要避免冲突,最好的做法是在开始斜杠职业之前预计可能的冲突,并提前想好解决冲突的措施。
在开始斜杠职业后,也要时不时地进行自我检查和回顾,看能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本职工作与斜杠职业,及时进行调整。
最后,必须要指出:
我们要警惕我们对于“斜杠”生活的纯粹浪漫化想象。不能否认,有一些斜杠青年,是真正找到了多重热情,用斜杠的人生给自己带来多方面满足的个体。但过度浪漫化斜杠生活,将掩盖一部分人的经济压力和身份困境。
这个时代让人心碎之处在于,它让个体为实现自我奋斗,但奋斗却不必然实现自我。而于此同时,互联网和消费主义史无前例地把不同阶级的生活一起展示了出来,相对剥夺感史无前例地被我们如此直接和剧烈地体验着。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的灵魂始终处于一个躁动不安的状态。
引用托克维尔的话,“这是一个激烈的社会而不是一个深刻的社会。这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多样的社会,人们追逐实际却又不脚踏实地。在这样的社会中,心灵应该如何安置?理想应该如何寄托?”
选择斜杠,我们以为自己选择了独特,最终却可能落入一种新形式的从众。
自由和多元,都不等于一种表面的多样形式。一个社会真正的自由,来自于每个人从自己身上培养起一种宽容他人的习惯。我们宽容他人,也宽容自己;既宽容“选择”,也宽容“不选择”。我们宽容那些“少数者”,也宽容那些无法对少数者有所理解的“主流”。它需要每个人付出长期的学习。这并不是为了他人,最终这种“自由”的得利会指向每个人自身。
当然,如果你正在斜杠,并享受着斜杠的生活,这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今日电影推荐:《蝙蝠侠》系列
10月24日读书心得
《项链》
内容简介: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
创作背景:在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对人民巧取豪夺,政府中贪污风行,社会上道德沦丧,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在小资产阶级当中同样盛行。由于这个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于上流行列。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在资本主义的竞争中落入更悲惨的遭遇。
作品鉴赏:
《项链》是莫泊桑的名作之一。关于《项链》的主题,教材上大体有这样两种陈述:一、“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里,有相当大的数量是描写资产阶级市侩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在这类题材中,最著名的是短篇小说《项链》(1884)”。
二、“《项链》写一个小职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向朋友借了一串项链去参加一次豪华的晚会,因项链丢失而造成的悲剧。通过这个悲剧,作者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谴责了那个金钱万能、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社会。”
由此观之,《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形象的体现者,是资产阶级虚荣心的代名词。《项链》的主题也就在于暴露资产阶级的爱慕虚荣和道德堕落。
但是,这种概括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莫泊桑的创作初衷并不是要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他是在思考严肃而深刻的人生问题,他是借玛蒂尔德戏剧性的遭遇展示人生的残酷,命运的无情。
首先·研究莫泊桑的思想,就会发现,莫泊桑是一位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思想的作家。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认为叔本华是“人间出现过的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他接受了叔本华关于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在分崩离析的观点,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人生活在一个空虚的、失去意义的世界里,受到迟钝的本能的支配,被痛苦和穷困所压垮,显得平庸、自私、狭隘、爱慕虚荣、贪财吝啬。人是孤立的,不被别人所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爱情和友谊,只提供幻觉般的安慰。至于社会生活它可怕地展示永恒的、普遍的、不可摧毁的、万能的蠢事。他的这种思想,无疑会指导他的创作,无疑会影响到他作品主题的选择与确定。
作为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题材是多方面的,但他对小资产阶级阶层最为熟悉,因此以这个题材写成的短篇小说最多。例如《骑马》写一个小职员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于是骑马出游,像阔人一样享受一番。结果把一个老妇人撞伤,老妇人赖在医院不肯出来,使小职员不胜负担。《散步》描写一个抄了40年公文、记了40年账的小职员,在尝够了孤独、寂寞、无聊之后,上吊自杀。《勋章到手了》的主人公以戴绿帽子为代价,允许妻子与议员私通,以期获得一枚朝思暮想的勋章。
莫伯桑塑造这样一些可悲、可悯的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暴露他们的爱慕虚荣和庸俗吗?显然这是一种浅薄的理解。《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杰作之一,小说描绘了贵族少女约娜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约娜出身于衰落中的贵族家庭,她心地纯真,对爱情、婚姻、家庭抱有种种美好的憧憬幻想。但客观现实却使她的幻想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在少女时期,她幻想纯洁美好的爱情;结婚之后,她渴望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婚后不久,她发现自己理想中的丈夫于连竟是一个粗鄙、贪婪、吝啬、极端自私自利的无耻之徒。约娜又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但她儿子已完全蜕变为一个冷酷无情的资产者,大肆挥霍她的财产,致使她倾家荡产。在残酷命运的打击面前,约娜曾不止一次地“重新幻想,重新希望,重新期待”过,但“无情的现实生活”却使她的“梦想一再幻灭,希望一再落空。”联系莫泊桑的人生哲学,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中隐含着莫泊桑的悲观主义思想,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命运可悲的哀叹。
那些小人物们,骑马的小职员、公文抄写员、出卖妻子贞操换取勋章者,以及作为少女、妻子和母亲的约娜,都在生活和生命的捉弄面前,一个个走入困境而最终毁灭了。爱慕虚荣和追求美好生活固然是导火线,但决定这一切的却是残酷的现实造成的人生命运。事物在不断分崩离析的时间里永无休止地消逝,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生活是那样的空虚而毫无意义,小人物们也只能在卑俗、猥琐、庸碌中走完自己的一生。这里固然充满了批判,但也充满着思考、怜悯和同情。可以说他把叔本华笼罩在虚无主义下的悲观思想给形象化了。而这就是小说家莫泊桑现实主义的伟大之处。
再者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构思布局,往往别具一格。一般而言,他喜欢这样的结构:先以简练的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画出背景,然后是人物出场,作家准确有力地勾勒出他们的外貌;接着正文开始,故事简单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态使情节急转直下,向悲剧发展,而叙述仍保持冷静、客观。《两个朋友》很能体现莫泊桑这种特点。开首只有三句话(“巴黎被包围了,在饥饿中苟延残喘。屋顶上难得看见麻雀,阴沟里老鼠也少了。人们不管什么都吃。”),随后人物出现,三言两语描画出他们的身影(莫里索高身材,索瓦日矮胖)和爱好,不料他们在钓鱼时碰到了普鲁士人,被当作间谍枪毙了。他们钓到的鲈鱼成了普鲁士人的盘中餐。这种结构安排,特别是事件的意外,结局的悲惨与作者的不动声色,其实同样反映出了作者的生活悲观主义思想,展示出了作者对多变、悲苦的人生命运的关注。因此,《项链》的主题也绝不会停留在对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谴责上。
其次,从作者的态度来看,作者对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虽有嘲讽,但更多的是同情。比如,丢失项链后,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态度由微讽而转向同情。这种同情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行为和动作”中:
一、丢失项链。玛蒂尔德丢失价值四万法郎的项链后,作者多次写到她丢失项链的神态:“她穿着那件参加舞会的衣服,连上床睡觉的力气也没有,只是倒在一把椅子里发呆,精神一点也提不起来,什么也不想。”“她面对着不幸的灾祸,整天等待着,整天在惊恐的状态里。”这些描写,不仅仅是客观的表现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心态,也流露了作者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二、赔项链。作者在写他们寻找同样的项链时,不无同情地写道:“两个人都愁苦不堪,快病倒了。”为了买回这挂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他们“签了好些债务,订了好些使他们破产的契约”,“他顾不得后半世的生活了,冒险到处签着名,却不知道能保持信用不能”。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玛蒂尔德的无限同情。读者读到这里,也不能不为玛蒂尔德与其丈夫的困窘处境而担心,不能不为他们的诚信所感动。
三、还债务。“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她丈夫一到晚上就给一个商人誊写账目,常常到了深夜还在抄写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通过这些描写,作者的同情溢于言表。
四、假项链。十年后玛蒂尔德遇到佛来思节夫人,从交谈中才得知所借的是一挂假项链。小说虽没有写出玛蒂尔德听到假项链后的反应,但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她听到这消息后苦涩、辛酸的心理:十年的青春、十年的辛劳、十年的苦苦挣扎竟为的是一挂不值钱的假项链,这样的付出也实在够惨重的了!谁还忍心对这不幸的女人加以嘲讽呢?只有深深的叹息和同情。因之,我们也不能说《项链》的主题只是暴露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与道德堕落。
再次,玛蒂尔德之所以被论者视为资产阶级虚荣心的体现者,追究原因,无非是她哀叹了自己的命运,不切实际地幻想了上流社会的生活。这种逻辑不仅在理论上站不住脚,而且验之于生活实际也是不能成立的。第一,玛蒂尔德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毋庸讳言,从古到今,美丽是女人的资本,玛蒂尔德长得花容月貌,却生活贫寒,她产生心理的失衡是不足为怪的。第二,她对上流社会生活的幻想,也是人们生活追求之常情。鲁迅说过,贫穷的人最富于想象力,贫穷激发人类追求美好的动力,但贫穷本身并不值得肯定。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这个道理。但凡人,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美满幸福,除非他是傻子。第三,玛蒂尔德晚会前的打扮也不能看作是虚荣心在作祟,那既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尊的维护,是人们参与群体活动应有的礼貌。玛蒂尔德要参加的晚会是名流云集的晚会,在别人的舞台上,玛蒂尔德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赏识。如果她装扮过于寒伧,那么她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又谈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别人的蔑视和轻慢中去欢乐,那无疑是带着镣铐跳舞。人是需要一点包装的,不修边幅绝不是美德,过去如此,现在更是如此,不管你承认与否,事实就是这样。“包装”可能起于虚荣心,但更多的是文明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是个人形象的美化,是个人精神的展示。玛蒂尔德包装自己,无可厚非,只是这种包装付出的代价似乎昂贵了一些。
因此,玛蒂尔德是一个不安于贫寒,不愿过平庸的生活,并幻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女人,可最终却被命运无情嘲弄。她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她有正常的情感和需求,她实在不该受到那么严厉的谴责。
第四,联系具体作品来分析。小说开始时,玛蒂尔德的生活是朴素清贫的,她什么都没有,无论物质上的享受还是精神上的满足,她都不具备。随后,主人公有缺陷的生活状态开始改变,她接连得到了一份请柬、一袭新衣和一串项链,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串项链,它使主人公最终下决心赶赴晚会,从而获得数小时的幸福和满足。但就是那串项链的丢失,使玛蒂尔德在十年间由一个美丽优雅的少妇变成了一个衰老粗俗的妇人,她不再幻想美味的鲈鱼、华丽的壁毡和轻吐情话的男友,而是辛辛苦苦地干活,小心翼翼地攒钱,偶尔想起当年出风头的晚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项链在这篇小说中具有丰富的内涵。
钻石本是自然之物,但一旦被做成项链后,便成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进而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小说中,项链既是具体的实物———一件精美的装饰品,也是一种象征———与“人的世界”的对立的“物的世界”的象征。“物的世界”总是给以人性为中心的“人的世界”造成缺憾,带来不平衡。而且,当物一旦在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人命运的主宰,并控制、改变人的生活。而人一旦将获得、占有以物为代表的某种生存方式当作理想和生活的目标时,他就可能陷入悲惨的命运之中,并最终发现自己为此付出的一切都是虚妄不实、没有价值的。因为生活本身(总是以物质为基础)是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和捉摸的,就像玛蒂尔德坐在窗前缅想从前时的那段感慨:“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这不正暗示出作者对人生的一种看法:人是脆弱的,被动地生活,总是受着物的控制,一点点小事就可以使人由无变有,又由有变无,人的一切理想、追求、憧憬和渴望最终不过是复归于无———虚空,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在人千辛万苦地努力之后,在自以为获得和满足之时,才猛然窥见到虚无的真相,而此时,这场亦喜亦悲的正剧也接近尾声了。
再者仔细推究作品,我们还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牵着玛蒂尔德往前走,似乎这就是命运。在玛蒂尔德的一生中有这样三个悖逆:
一是天姿与处境的悖逆。玛蒂尔德天生丽质,本该说有个不错的归宿,可她却出身贫寒,最后又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这似乎是命运的不公。
二是梦想与结果的悖逆。她终日沉浸于梦想中,可梦想的结果却是一夜的狂欢换来十年的艰辛,而造成这个巨大打击的却是一串假项链,这是命运对她的嘲弄。
三是代价与价值的悖逆。煎熬了整整十年,断送了十年的青春只为偿还一串项链,偿还了买项链的所有债务,正感到一身轻松时,却意外得知当年的项链是假的。这对玛蒂尔德无疑是晴天霹雳,它将从苦难中爬起的玛蒂尔德又推进痛苦的深渊,这时玛蒂尔德哭也好,骂也好,十年的青春是回不来的了,这是命运的残酷。
由此可见,作者用玛蒂尔德人生中的几个悖逆进一步表现出人生和命运的本质:人生是残酷的,命运是无情的,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人生朝着自己的愿望发展,但是人在命运面前却又是那么渺小。人生充满了偶然和意外,而这些偶然和意外常常改变着人生,显得是那样的荒谬。造成荒谬的力量便是命运。看了玛蒂尔德的这些遭际,我们怎能不对命运感慨百端呢?是的,人生是复杂的。人生的道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生的诱惑让你真假莫辨,你微笑着拥抱它的时候,却掉进了陷阱;不期而遇的偶然你防不胜防,往往是那些偶然性的小事无可奈何地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哈代认为一个人的命运是“诸神的戏弄”,是由“一个睡眼朦胧的织网者手指无意识地,然而又是熟练地编织出来的。”这种盲目的偶然性是世界的本质。人没有能力支配偶然,没有能力对抗环境,人的命运是悲观的。人生最关键处只有几步,可是走这几步需要多大的智慧!即使如此,你能挡住人生的偶然和意外发生吗?命运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就像赐福的灵光,又像达摩克利斯剑,让人膜拜,让人恐惧。
综上所述,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慨叹就成了《项链》的主旋律。作者就是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来表现人生的荒谬,人生的残酷,表现偶然性因素对人生的影响,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对命运的失望和感叹。正如哈代所说:人没有能力去支配偶然,更没有力量对抗产生偶然的环境,命运就是这样残酷地摆弄着人。因此,只有这样理解,才符合作品实际,才能使玛蒂尔德以“人”的面目站在我们面前。她的悲剧才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又让读者从中汲取对生活的启悟。
重新认识《项链》:
玛蒂尔德是一个“漂亮动人的女子”,因为“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后来只能“将就”着“和教育部一个小科员结了婚”由于不满而生出了对改变的渴求。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断送了她的十年青春。但是对于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而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维护着自己的尊严。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短暂的虚荣,被视为昂贵的项链,一生的背负。这无疑是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最大的悲哀。然而,当玛蒂尔德而对着决定她后半生命运的重大人生变故时不难发现:这位天真纯洁,曾整日幻想的小女人,其实有着坚强的灵魂和惊人的勇气。
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而前,没有犹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毅然地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贫穷生活的磨炼,不仅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而,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虽然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白白的增加烦恼,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
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肯定或否定哪一个玛蒂尔德,而是借此强化了连人物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命运的戏剧性。这一转折是极其突然的,给毫无思想准备的玛蒂尔德和读者当头一棒—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劳动的项链竟然是假的!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运用小说技巧所追求的震撼力:戏剧性地揭示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莫泊桑悲观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脆弱地,被动地,总是受命运是控制。一点极小的事就可以使人由无变有,又由有变无,人的一切理想、追求、憧憬和虚妄最终不过是复归于无——虚空,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勋章到手了》
内容简介:
《勋章到手了!》刻画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有产者萨克勒门,因一心巴望得到一枚藉以持着去炫耀的勋章,竟中了众议员罗塞兰的圈套,在老婆与罗塞兰的奸情被当场揭穿的情况下,才勉强达到那虚妄的目的。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阵敬佩声浪中的星斗”,揭示萨克尔芒自幼就沉迷于勋章,他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要获取勋章。
第二部分,从“他没有,真糟糕!他没有任何名义可以接受任何勋章”,到“招惹了图书馆员们的憎恨”,写萨克尔芒找路子、攀要人,苦心钻营,为捞取勋章而奔走。
第三部分,从“某天晚上,他在卢昂动了回家和妻子拥抱的念头”,到全文结束,写萨克尔芒的妻子成了要人的情妇,萨克尔芒也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勋章。
创作背景:
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繁荣阶段。大资产阶级过着豪华靡烂的生活,资产阶级为了装点门面,愚弄人民,在社会上滥发各种政府勋章。这样致使法国社会虚伪、浮华的风尚一时高居欧洲各资产阶级社会之冠。小资产阶级一心想攀上上层社会的台阶,拼命追求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那虚伪浮华的荣誉,最后,往往以失败而告终。针对这种情况,莫泊桑在1883年到1884年间创作发表《勋章到手了!》。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萨克尔芒生活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从小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获得一枚勋章。在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挂着镀锌的勋章,挺着胸脯炫耀。得到一枚勋章是他所矢志追求的,后来他简直成了一个勋章狂。为什么他从小就有这样的怪癖呢?因为当时的法国正处在畸形繁荣时期,政府为了装点门面,滥发勋章,以至于萨克尔芒走在路上,为看到的勋章的数目而惊讶:“八个军官级,十七个骑士级”,在人行通中间停留着一些获得军官级荣誉勋章的老先生,以至于妨碍交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也难怪萨克尔芒先生产生那样的怪癖。然而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带上了勋章的,是那些道德品质恶劣的人,罗塞兰先生获得了勋章。“但谁也不知道他是凭了什么能够得到这个荣誉的,”而萨克尔芒这个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从小就渴望得到勋章的人,却久久不能如愿。因此,他对那些佩戴勋章的人,从羡慕而嫉妒,从嫉妒而憎恨。他一回到家里便高声嚷道:“到什么时候,咱们才能摆脱这个肮脏的政府:“我们到处都看到不公正的行为,那些公社分子做得对!”作者写萨克尔芒先生咒骂政府,并不是在描写萨克尔艺的革命觉悟,这是显而易见,他是在如实地描写萨克尔芒因得不到勋章,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牢骚和变态心理。最后当他的妻子以其色相换来勋章时,他便立即不顾一切地全身心地陷入狂喜之中,也不顾自己的人格了。从萨克尔芒的性格形成来看,他渴望得到勋章不是一时的思想冲动,而是由来已久的,根深带固的生活主旨,是资本主义社会风尚从小对他的毒害熏陶。以至最终将他凝成一个悲惨的臆像。
艺术特色:
《勋章到手了!》的主人公,痴心地追求一枚勋章,以至于向议员罗塞兰求助,罗塞兰给他“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好主意”,最后给他“弄到了一个很大的优待”,到法国各地图书馆进行一个调查研究。在萨克尔芒出发一个星期以后,萨克尔芒突然半夜回家,在他正准备揭穿罗塞兰与他老婆的奸情时,勋章突然“到手了”。
当萨克尔芒半夜回家时,发现妻子惊慌失措,倚背上又放着一件挂有勋章的别人的外套。按说,他应当先追问外套是谁的才合情理,可是他最先关注的是那枚勋章“这……这……这件外套上挂着勋章!”然后才“抓住一只袖子”,带着发痴的神情追问:“这是谁的?”可是,当他妻子镇定下来,硬把罗塞兰的外套说成是他的外套,并说“你已经获得勋章了”时,他便立即“放掉了那件外套”,“倒在一把扶椅上”,因高兴而衰弱得没有气力了。后来,当他看见从那件外套口袋里掉下一张印有“众议员罗塞兰”的名片时,他对妻子的荒谬解释——“你看见了吧?”(即这是罗塞兰给你搞到了勋章的证明)竟信以为真,并“高兴得哭起来了”。这些细节描写,正是巧妙布局的有力支撑。
莫泊桑善于“在充满偶然锁碎的事件的生活里,撷取对他主题有用的具有特征的细节。”以完成他巧妙的布局,达到其讽刺效果。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56天,今日小理论是:斜杠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