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写到了《无条件养育》,可以说这是我读过的育儿书中最爱的一本。书中的理念极具颠覆性,也极具说服力,同时也很契合我心之所向。所以,我决心在养育中践行这种美好的理念。
然而,《无条件养育》重在阐述理念和原则,并没有给出在实践中如何操作的具体方法。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我常常会遇到模糊不清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将理念落实,结果要么沦为对孩子的妥协和纵容,要么回归到有条件养育的老路上来。无条件养育,如天上的彩虹,我看得见它的美丽,却够不着它的高度。
其实,在读《无条件养育》的同时,我也看了《P.E.T.父母效能训练》,但对其中讲述的沟通技巧理解得不够透彻,也因为当时孩子太小对沟通这一块不够重视,以至于并未体会到其背后更深层的东西。直到后来参加了线下的工作坊和讲师班,在生活中不断实践反思,和业内朋友相互交流,慢慢才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实践无条件养育的方法。
无条件养育和P.E.T.同属于人本主义的理论背景,前者重在理念,后者重在方法,一个讲“道”,一个论“术”。
P.E.T.对理念部分着墨不多,重点讲述沟通技巧,但又不止于沟通技巧,在沟通中促进父母的觉察与成长,重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重视亲子关系,其背后蕴藏的正是无条件养育的理念,只是当时还没有形成这一概念。
在《无条件养育》里,作者艾菲尔·科恩多次引用了P.E.T.作者托马斯·戈登的话,也力荐P.E.T.课程,可见二者思想的相通之处。而《无条件养育》的译者小巫老师,本身也是一位P.E.T.的讲师。她说在美国的P.E.T.工作坊上,讲师也向学员推荐《无条件养育》。很久以前我查看国内P.E.T.讲师的资料,还很纳闷怎么那么多讲师都给自己冠名无条件养育的践行者。今年看P.E.T.督导安心老师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讲P.E.T.的同时,也在谈无条件养育。
真的很庆幸,有P.E.T.这样一个工具,让无条件养育的美好理念得以在生活中开花结果。虽然还不能说P.E.T.完美地体现了无条件养育的全部,但它确实给到了父母一个清晰有效的实施途径,让父母不再那么迷茫。 P.E.T.的行为窗口,如同迷宫中的一张地图,让父母清晰地知道自己所处的是哪种状况,该用哪种技巧。
无条件养育中的少说多问原则,在P.E.T.中以绊脚石理论和倾听技巧体现;
无条件养育中的换位思考、从孩子视角出发,在P.E.T.中以同理心体现;
无条件养育中的并肩协作,在P.E.T.中以第三法的技巧体现;
无条件养育中的鼓励赞美在P.E.T.中以肯定性我信息体现;
两者同样反对奖励和惩罚,强调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重视亲子关系,强调着眼于长远目标。
然而,借助P.E.T.虽然让美好的理念落了地,却并不等于从此就一帆风顺了,我还是会经历各种的磕磕绊绊,反反复复。有时会受制于自己的情绪,明知道此刻应该使用P.E.T.的技巧,可偏偏就是控制不住地要去吼叫,有时会在无意识地利用自己的权威对孩子实施操控,而后知后觉。
我曾经一度对P.E.T.和无条件养育表示失望,更加对自己的实践丧失信心,对自己的讲师身份感到惭愧。
安静下来再去思考其中的缘由,我发现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执着于当下这一刻的结果,急于用孩子当前的反应来证明自己,而忘记了养育的长远目标;另一方面则来自我对方法技巧,对自己的绝对化要求,忘记了P.E.T.里讲过的“父母是人不是神”。
虽然我在实践中遭遇了挫败,一时脱离了无条件养育和P.E.T.的状态,但我知道在那一刻,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我知道自己卡在了什么地方,也知道前面的路在哪里。这份觉知,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当我放松心态,不再执着于和孩子之间的你输我赢,只是以P.E.T.的方式真诚地向孩子表达,却发现孩子更愿意配合我了。
当我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接纳了自己当前的状态,允许自己以自己的节奏前进,发现不再有那么强烈的挫败感了,可以发挥得更好了,一切都变得更加轻盈了。
在孩子身上,我也开始渐渐看到了一些变化,他比以前更体谅父母,更愿意合作了,有时也会用P.E.T.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偶尔,甚至还会用共赢的思路来处理我们之间的矛盾。虽然孩子的这些表现都还只是小火苗阶段,但给到为娘我很大信心和动力。
无条件养育,于我不再是无法企及的状态,因为我不需要做到完美,我只需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 “足够好的妈妈就是60分的妈妈”
P.E.T.督导微微辣老师也说过: “P.E.T.如同空气中的氧气,达到一定含量就够了。”
这就好比我曾是大连理工物理系的学生,考试从来没拿过满分,连奖学金也没拿过,但我还是可以顺利获得学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做真实的父母,而非完美的父母,这也是P.E.T.告诉我们的。
能够遇见《无条件养育》和P.E.T.,是为人父母的幸运,能够在生活中以P.E.T.的方式践行无条件养育,是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