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尚书省和门下省的重要性降低,五代新的军事机构---枢密院,沿袭了下来,和中书省并称“二府”,一文一武。而宰相的地位,也进一步降低。古制“三公坐而论道”。唐制,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而宋代,宰相却是站着的,这一站,就再也没有坐下来。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现代人不知就里,动辄对宋代的“崇文抑武”大加批判,殊不知,这是当时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唐末藩镇割据,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宋太祖由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这实际上是五代兵士拥立皇帝的第四次。后唐明宗李嗣源、废帝李从珂、后周太祖郭威,都是由军队拥立登基为帝。不断地兵变产生出来的皇帝,终于意识到军人掌握政权的危险。太祖登基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第五个军队拥立的皇帝出现,于是有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而皇位的频繁更迭,使得皇帝的地位不像以前那么尊崇了(皇帝不对军队的心思,大可另立一个)。皇帝没有尊严,统治便会步履维艰,所以当时宰相为了避嫌,为了表示拥戴新皇帝,便过度谦让,废坐论之礼,宰相见天子,也站着了,这是当时为了让政府步入正轨的权宜之计,但在中国,权宜之计往往最终变成了成例,再也难以纠正过来。
其次,在宰相具体职权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政府的最高命令,即皇帝诏书,在唐宋两代,都由宰相中书省拟定。在唐代,此种拟稿叫做熟拟,所谓熟拟,即详拟定稿的意思。中书熟拟送呈皇帝,皇帝只在纸尾批几句,盖上御印,即可下行。这其实是出旨的是宰相,皇帝只是拥有同意权。宋初,为了抬高皇帝威望,先写一劄(音闸)子,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呈皇帝决定,然后再按照皇帝的意见正式拟旨,这样一来,最后确定权在皇帝手里,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弱化。
造成宋代宰相权力进一步削弱,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科举制度的推行。科举制始于隋唐,最初是为了纠正九品中正制的弊病。魏晋九品中正制造成的门阀大家族使得隋唐初期的皇帝们处处掣肘。李唐皇室出自关陇军事门阀,武则天出自商人家庭,登位之后,为传统门阀贵族所不容,为此,武周大力推行科举,打压传统门阀。科举制在宋代发扬广大,几百年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门阀贵族彻底消失,要进入政府任职,只有考试一途。从一方面讲,政权的开放度大大扩大,寒门子弟通过考试,也可以一朝显贵,另一方面,门阀贵族的消失使得社会上没有可以和皇权抗衡的力量。因此,当皇帝撤去了宰相们的椅子,并没有激起多少反抗。
这一回合,宰相们还是输了,但至少还保留由宰辅的名号。赵宋王室家训,要尽量优待士人,不许诛戮朝官,宋代诸帝,也没有太残酷暴虐的。南宋灭亡之时,最后的崖山一战,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也算是士人们对赵宋王室最后的忠诚吧。
现在,相权已经大幅被皇帝们侵夺,双方这下可以安生了吧?别急,宰相们真正的杀星还没有登场呢!